8月金股报告:资金面有望驱动市场继续上涨
股票资讯
阅读:3
2025-07-29 08:49:58
评论:0
结论:资金面驱动,8 月市场有望进一步上涨。配置上建议关注大金融和科技类资产。
7 月:指数向上突破。7 月A 股持续上涨,截至28 日,万得全A 已高于去年10 月8日的阶段性高点,万得全A 等权指数更是突破15 年牛市的高点,沪指则接近3600点,系列指数的突破令市场情绪较为乐观。
市场向上突破的原因?
(1)行情主要由估值扩张驱动。本轮行情的特征之一是指数走势与盈利背离,体感上则是市场表现对宏观经济的边际变化脱敏。历史上A 股走势与盈利还是比较贴合的,类似情形发生的并不算多,主要出现在09 年、14 年和19 年,均为牛市,因此目前市场预期比较乐观。
(2)估值扩张的动力主要是“资产荒”与政策预期。负债端的压力是本轮指数突破的重要原因,国内低利率环境叠加地产景气度还是不高,大量资金欠配。已经对市场产生影响的是保险资金,主因非标在保险投资端占比下滑,要求险资增配其它高息资产。政策预期也是重要推手,“反内卷”折射出政策对通缩的态度有转变,虽然过程可能充满波折,但股市基于远期乐观预期的定价,先行拔估值。
(3)7 月在结构上主要反映政策预期的驱动,周期股普遍走强。7 月钢铁、建材和有色金属涨幅居前,一方面,供给侧反内卷政策深化,叠加雅下水电站开工带来需求增量,宏观价格有底部修复的预期。另一方面,增量资金充裕,周期股估值处于极低水位,供需格局改善预期先行,周期行情快速发酵。医药在经历了6 月的小幅调整后,在政策与产业趋势的催化下7 月重回强势。
往后看,资金面有望驱动市场继续上涨。
(1)本轮行情启动前,市场的投资范式与14 年牛市启动之前比较类似。市场都经历了“胜率交易”到“赔率交易”的过程:“胜率交易”指的是赔率因子失效,即无论市场提供多高的赔率,都无法对资金产生吸引力,宏观经济的变化主导了市场涨跌;2011-2012 年,2021-2024 年9 月,A 股风险溢价系统性抬升,但指数趋势性下跌。
“赔率交易”指的是胜率(宏观经济)的边际变化被市场淡化,市场风险溢价在高位出现区间均值回归的特征,投资者基于赔率波动来交易;2013-2014 年6 月,2024年9 月-2025 年6 月符合这一特征。2014 年驱动赔率突破区间下限的因素是资金面(杠杆资金+公募),本轮是险资先入市,公募和个人投资者可能是后续的增量。
(2)当前国内负债端的压力可能比2014 年更大。一方面,各类利率的水平较14 年更低,近几年下行的速度也更快;另一方面,现在的房地产市场弱于2014 年,所以资产荒可能比2014 年更严重。2021 年之后,地产景气度的下滑导致居民部门存款增速较快,居民部门资金欠配;这部分资金在过去几年市场赚钱效应较差的时候入市相对较少,随着指数突破和板块轮动,市场赚钱效应抬升,后续有望成为市场重要的增量资金。
(3)近期公募与散户资金入市规模有所扩张。二季度,三类新发基金(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规模显著回暖;6 月新发规模接近300 亿,创2022 年以来单月次高的水平。我们用两融余额近似表征散户入场意愿,截至上周,两融余额接近2 万亿,连续5 周增量在100 亿以上;两融交易占A 股成交的比例突破10%,接近去年10 月11 的高点。
配置策略:关注大金融与科技类资产。(1)看好大金融资产的后续表现。银行核心受益于经济尾部风险下降,高股息适配金融机构的“资产荒”逻辑;保险受政策影响,投资端压力减轻,负债端预定利率的下调将推动新业务负债成本继续下降,缓解利差压力,稳定行业盈利;券商是较为典型的β行业,随着市场成交量的扩张,预计能有较高的弹性。(2)科技的胜率短期无法证伪,可以基于交易拥挤度等赔率因子做逆向交易。历史上看,科技类资产的股价走势与交易拥挤度高度正相关,具备较强的赔率驱动特征。因此,在产业趋势延续且短期无法证伪的情况下,科技类资产适合做反向交易。目前科技类资产的交易拥挤度仍在低位,可以逢低布局。
8 月金股组合:港股科技50ETF(策略)、福达股份、豪能股份(汽车)、珠江股份、科锐国际(商社)、万华化学、东材科技(化工)、和黄医药、药明生物(医药)、宝钢股份(钢铁)、智明达(军工)、东方财富(非银)、晨光股份(轻纺)。
风险提示:经济下行压力超预期,政策力度不及预期 机构: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王永健/徐驰 日期:2025-07-28
7 月:指数向上突破。7 月A 股持续上涨,截至28 日,万得全A 已高于去年10 月8日的阶段性高点,万得全A 等权指数更是突破15 年牛市的高点,沪指则接近3600点,系列指数的突破令市场情绪较为乐观。
市场向上突破的原因?
(1)行情主要由估值扩张驱动。本轮行情的特征之一是指数走势与盈利背离,体感上则是市场表现对宏观经济的边际变化脱敏。历史上A 股走势与盈利还是比较贴合的,类似情形发生的并不算多,主要出现在09 年、14 年和19 年,均为牛市,因此目前市场预期比较乐观。
(2)估值扩张的动力主要是“资产荒”与政策预期。负债端的压力是本轮指数突破的重要原因,国内低利率环境叠加地产景气度还是不高,大量资金欠配。已经对市场产生影响的是保险资金,主因非标在保险投资端占比下滑,要求险资增配其它高息资产。政策预期也是重要推手,“反内卷”折射出政策对通缩的态度有转变,虽然过程可能充满波折,但股市基于远期乐观预期的定价,先行拔估值。
(3)7 月在结构上主要反映政策预期的驱动,周期股普遍走强。7 月钢铁、建材和有色金属涨幅居前,一方面,供给侧反内卷政策深化,叠加雅下水电站开工带来需求增量,宏观价格有底部修复的预期。另一方面,增量资金充裕,周期股估值处于极低水位,供需格局改善预期先行,周期行情快速发酵。医药在经历了6 月的小幅调整后,在政策与产业趋势的催化下7 月重回强势。
往后看,资金面有望驱动市场继续上涨。
(1)本轮行情启动前,市场的投资范式与14 年牛市启动之前比较类似。市场都经历了“胜率交易”到“赔率交易”的过程:“胜率交易”指的是赔率因子失效,即无论市场提供多高的赔率,都无法对资金产生吸引力,宏观经济的变化主导了市场涨跌;2011-2012 年,2021-2024 年9 月,A 股风险溢价系统性抬升,但指数趋势性下跌。
“赔率交易”指的是胜率(宏观经济)的边际变化被市场淡化,市场风险溢价在高位出现区间均值回归的特征,投资者基于赔率波动来交易;2013-2014 年6 月,2024年9 月-2025 年6 月符合这一特征。2014 年驱动赔率突破区间下限的因素是资金面(杠杆资金+公募),本轮是险资先入市,公募和个人投资者可能是后续的增量。
(2)当前国内负债端的压力可能比2014 年更大。一方面,各类利率的水平较14 年更低,近几年下行的速度也更快;另一方面,现在的房地产市场弱于2014 年,所以资产荒可能比2014 年更严重。2021 年之后,地产景气度的下滑导致居民部门存款增速较快,居民部门资金欠配;这部分资金在过去几年市场赚钱效应较差的时候入市相对较少,随着指数突破和板块轮动,市场赚钱效应抬升,后续有望成为市场重要的增量资金。
(3)近期公募与散户资金入市规模有所扩张。二季度,三类新发基金(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规模显著回暖;6 月新发规模接近300 亿,创2022 年以来单月次高的水平。我们用两融余额近似表征散户入场意愿,截至上周,两融余额接近2 万亿,连续5 周增量在100 亿以上;两融交易占A 股成交的比例突破10%,接近去年10 月11 的高点。
配置策略:关注大金融与科技类资产。(1)看好大金融资产的后续表现。银行核心受益于经济尾部风险下降,高股息适配金融机构的“资产荒”逻辑;保险受政策影响,投资端压力减轻,负债端预定利率的下调将推动新业务负债成本继续下降,缓解利差压力,稳定行业盈利;券商是较为典型的β行业,随着市场成交量的扩张,预计能有较高的弹性。(2)科技的胜率短期无法证伪,可以基于交易拥挤度等赔率因子做逆向交易。历史上看,科技类资产的股价走势与交易拥挤度高度正相关,具备较强的赔率驱动特征。因此,在产业趋势延续且短期无法证伪的情况下,科技类资产适合做反向交易。目前科技类资产的交易拥挤度仍在低位,可以逢低布局。
8 月金股组合:港股科技50ETF(策略)、福达股份、豪能股份(汽车)、珠江股份、科锐国际(商社)、万华化学、东材科技(化工)、和黄医药、药明生物(医药)、宝钢股份(钢铁)、智明达(军工)、东方财富(非银)、晨光股份(轻纺)。
风险提示:经济下行压力超预期,政策力度不及预期 机构: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王永健/徐驰 日期:2025-07-28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