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行业周报:半导体全面反弹伊始,看好三重周期共振下的估值扩张行情
核心观点
半导体全面反弹伊始,看好三重周期共振下的估值扩张行情。过去一周上证上涨1.67%,电子上涨2.85%,子行业中半导体上涨4.65%。同期恒生科技上涨2.51%,费城半导体、台湾资讯科技下跌1.51%、0.36%。近期在北美算力强势上涨的带动下,相关映射链条成为主要情绪拉动点,尤其是受益于ASIC趋势下网络架构的变化而带来显著增量的交换机及服务器产业链。与此同时,基于中美经贸谈判的向好态势,以及美国对越南等地关税的落地,与AI端侧创新直接关联的消费电子迎来底部反弹,并在工业富联、鹏鼎控股、东山精密等大市值标的上体现了AI算力与端侧创新β共振的走势。一方面,台积电预计AI需求持续强劲,非AI需求温和复苏,将年收入增速预期由25%左右上调到30%左右;另一方面,基于近期黄仁勋来华、中芯国际业绩会临近、苹果新品备货启动,行业迎来密集催化。我们仍坚定看好25年电子板块在“宏观政策周期、产业库存周期、AI创新周期”共振下的“估值扩张”行情,坚定推荐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翱捷科技、工业富联、澜起科技、沪电股份、中微公司、德明利、北方华创、江丰电子、顺络电子。美国发布AI行动计划,关注国产自主可控链。7月24日,美国白宫发布28页《美国AI行动计划》,以三大核心支柱为框架,明确其在AI领域争夺全球主导权的路径。1)加速AI创新,撤销AI发展的行政令,建立"去监管化"创新环境;2)扩张AI基建,简化数据中心/晶圆厂审批流程,升级电网,半导体制造回流等;3)输出美国标准,强化芯片出口管制,制定半导体制造子系统的新出口管制等。我们认为美国的AI行动计划将会进一步限制半导体领域的出口,国产半导体从制造、设备、材料等各个环节都将加速实现自主可控,建议关注自主可控链: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北方华创、中微公司、拓荆科技、江丰电子、鼎龙股份、神工股份、寒武纪、龙芯中科等。TI2Q25营收接近指引上限,周期性复苏强劲。TI2Q25营收44.48亿美元(YoY+16.4%,QoQ+9.3%),接近指引上限,预计3Q25营收44.5-48.0亿美元(YoY7.2%-15.6%,QoQ0%-7.9%)。从下游来看,2Q25所有下游均同比增长,除汽车环比减少外,其他下游环比均增长,其中工业环比增长15%左右,环比增速最快,且工业复苏是广泛和全面的。TI在Q2早期看到需求加速可能有关税的影响,但整个季度来看已经正常化,认为周期性复苏是强劲的。我们认为国内模拟芯片公司近几年研发的新产品将进入规模放量阶段,继续推荐圣邦股份、思瑞浦、杰华特、纳芯微、南芯科技、艾为电子、芯朋微等。
谷歌上调全年资本开支计划,AI战略持续扩展。谷歌母公司Alphabet2Q25营收964.28亿美元(YoY13.79%,QoQ6.86%),其中谷歌云收入136.24亿美元(YoY31.67%,QoQ11.13%),主要得益于谷歌云平台(GCP)在核心GCP产品、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以及生成式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方面的持续增长。公司表示,鉴于对云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持续强劲且不断增长,2025年资本支出投资由此前的约750亿美元增加到约850亿美元,预计2026年将进一步增加。我们认为AI仍是需求确定性高增长的投资主线,建议持续关注:工业
富联、华勤技术、沪电股份、龙芯中科、联想集团、立讯精密、晶晨股份等。AI应用加速发展,与算力基建形成正向循环。谷歌在二季度业绩会上表示,搜索业务方面,AI Overviews已覆盖200多个国家和40种语言,月活跃用户突破20亿;AI Mode对话式搜索体验在美国和印度上线,用户已超1亿。
AI正在推动用户搜索和访问信息的方式的转变。目前公司每月处理超980万亿个tokens,相比5月,该数字翻了一番,Gemini的全球用户已达4.5亿,日请求量较一季度提升50%以上。AI应用端持续获得用户和市场的正向反馈,与AI算力基建形成需求闭环。我们继续推荐AI算力产业链:生益科技、工业富联、沪电股份、鹏鼎控股、景旺电子、东山精密等。
存储进入技术迭代十字路口,看好存储方案迭代的增量机遇。随着数据量爆发式增长,经典存算分离的冯诺一曼计算架构面临“内存墙”挑战,数据搬运的速度、功耗要求加速提升,存储进入技术迭代的十字路口,从存储介质到封装维度加速升级:近期三星电子、SK海力士、美光已完成DDR6的初期原型开发,预计2026年有望完成平台认证,27年率先在服务器市场商用。相比DDR5,DDR6内存带宽、通道数量大幅提升,在高性能计算爆发背景下DDR6有望加速渗透。随内存技术加速迭代,存储应用陆续迎增量导入窗口,国产存储公司有望实现客户与产品结构加速升级;建议关注相关公司兆易创新、北京君正、佰维存储、德明利、江波龙等。
7月下旬65寸LCD TV面板价格环比下滑,其余尺寸价格环比持平。据WitsView,7月上旬32/43/55/65寸LCD电视面板价格分别为35/64/124/173美金,32/43/55寸LCD电视面板价格环比7月上旬持平,65寸LCD电视面
板价格环比7月上旬下跌0.6%。据TrendForce,部分品牌客户修正三季度
采购订单,7月电视面板需求疲弱,随着年末销售旺季到来,后续品牌客户采购量有望增加。我们认为,在经历了长时间陆资厂商大规模扩张、全球产业重心的几度变迁之后,LCD的高世代演进趋势停滞、竞争格局洗牌充分,推荐京东方A等。与此同时,LCD产业的崛起增强了国产电视品牌及ODM的出海竞争力,推荐兆驰股份、康冠科技、传音控股等。
重点投资组合
消费电子:工业富联、蓝思科技、小米集团、舜宇光学科技、沪电股份、立讯精密、鹏鼎控股、水晶光电、东山精密、福立旺、电连技术、东睦股份、海康威视、传音控股、康冠科技、世华科技、视源股份、世运电路、京东方A、景旺电子、永新光学
半导体:中芯国际、翱捷科技、恒玄科技、德明利、澜起科技、乐鑫科技、长电科技、杰华特、圣邦股份、伟测科技、豪威集团、通富微电、华虹半导体、新洁能、晶晨股份、龙芯中科、艾为电子、晶丰明源、赛微电子、江波龙、扬杰科技、斯达半导、北京君正、芯朋微、思瑞浦、时代电气、卓胜微、帝奥微、东微半导、士兰微、华润微、天岳先进、纳芯微
设备及材料:北方华创、中微公司、鼎龙股份、芯碁微装、拓荆科技、立昂微、沪硅产业
被动元件:顺络电子、风华高科、三环集团、洁美科技、江海股份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产业发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