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科科技(603859) 公司点评:AI+军工最佳卡位,员工持股彰显信心

股票资讯 阅读:3 2025-07-29 12:57:43 评论:0

  能科科技(603859)

  事件:近期,能科科技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阐述了公司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背后的AI规划:能科科技发布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计划资金总规模不超过1,000.00万元。其中拟参与本期员工持股计划的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预计9人,合计持有296.00万份,占本期员工持股计划总份额的29.60%;拟参与本期员工持股计划的其他员工预计不超过66人,合计持有704.00万份,占本期员工持股计划总份额的70.40%。本期员工持股计划拟持有的标的股票数量不超过55.13万股,约占本期员工持股计划草案(修订稿)公告日公司股本总额的0.23%。

  本期员工持股计划的目的在于:

  (1)通过建立、健全公司长期、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公司员工的积极性,吸引和保留优秀管理人才和业务骨干。短期内有利于增强员工对公司各方面的认同度,长期来看有利于促进公司持续、健康和稳定发展;

  (2)进一步完善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和股权结构,充分发挥员工在公司日常经营与决策中的重要作用,真正实现公司、股东、员工利益的一致,促进各方共同关注公司的长远发展,从而为股东带来更高效、更持久的回报;

  (3)提高员工对公司的责任意识与忧患意识,进一步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创造力和公司的竞争力、发展活力,促进公司长期、持续、健康发展;

  (4)公司作为上市公司,建立和完善员工与股东的利益共享机制,鼓励员工通过创造价值,实现个人利益、股东利益和公司利益的共同增长。

  公司本期员工持股计划的考核标准纳入了AI业务收入增长目标,以2024年度AI产品与服务收入为基数,2025年度AI收入增长率不低于30%;2026年度AI收入增长率不低于70%;2027年度AI收入增长率不低于120%。公司将AI收入和增速目标纳入持股计划考核标准,符合公司AI战略发展规划。

  美军加速军工AI相关投入,2026财年预算或超49亿美元。据银河实验室微信公众号,2025年6月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发布的2026财年预算总额达到49.15亿美元,涵盖基础研究(3.6亿美元)、应用研究(19.9亿美元)和先进技术开发(24.2亿美元)等。从近年来的投入重点来看,DARPA的研究重心持续聚焦于应用研究和先进技术开发,这两类项目与军事应用高度相关,旨在加速军事技术的创新突破与实战转化。据银河实验室微信公众号,2023年至2026年,DARPA的年度预算均超过40亿美元,分别为:2023年40.36亿美元,2024年43.88亿美元,2025年43.69亿美元,2026年则增至49.15亿美元。与2023年相比,2026年预算增长约21.8%,显示出对前沿国防技术投入的持续加码。

  DARPA本轮预算调整显示,其正由传统的“技术项目承包制”向“平台型AI军工生态系统”转型。据银河实验室微信公众号,过去,DARPA的AI项目多为分散布局,而2026财年将多个原属不同办公室的项目整合到统一预算代码EMR-01(数学与计算机科学)下,形成以AI为核心的系统级研发路线图。这标志着DARPA不再满足于单点技术突破,而致力于构建涵盖基础研究、算法架构、数据处理和应用场景的完整AI体系。例如,AI FORGE不仅打造“国防版”语言模型,更是一个探索大型语言模型在作战、情报和规划等多场景应用的实验平台;ASKEM旨在实现AI自动生成科学模型,提高复杂系统模拟与预测效率;PROVERS和TRACTOR则将AI引入代码安全与形式验证,贯通软件开发、测试与部署的全过程。此外,DARPA推动军用AI开发从封闭体系向产业化迈进,例如TRACTOR项目将与主流软件安全工具链对接推广。这一系列举措表明,DARPA正致力于打造涵盖AI基础设施、治理标准、能力适配和作战系统的军工级生态闭环。

  公司“ALL IN AI”发展战略正在加速落地。公司早于2022年底战略性布局AI业务,2023年和2024年大力投入AI产品研发与市场拓展,2023年AI业务起步,2024年取得显著突破。2024年下半年,公司正式确立“ALL IN AI的发展战略,近期目标全面提升AI Agent产品和技术能力,成为国内领先的工业智能化产品和服务提供商;中期目标聚焦工业领域,打造具有国际水平的AI产品,成为行业核心的智能化生态构建者。公司围绕重工装备、汽车、高科技电子和通用机械等行业客户,持续迭代“乐系列”工业软件产品,同时推出了“灵系列”AI agent产品,形成了公司两大自研产品体系。2024年公司加大在AIagent产品研发投入力度,依托对行业应用场景的深厚积累和理解,公司AIagent产品在机器人、汽车、航空航天等行业实现了场景化应用,AI产品与服务业务取得突破性增长。

  公司央企重工业务历史悠久,与华为合作融合多场景解决方案。公司通过多年行业深耕细作和工程实践积累,为航空、航天、兵器、船舶等央国企客户提供了研发平台建设、仿真测试服务与管理、数字化生产制造管理等领域的数字化解决方案,随着下游客户数字化需求的快速发展,将给公司带来更好的发展机遇。长期以来,公司致力于深耕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品与服务广泛应用于重工装备、汽车、高科技电子、通用机械等多个行业,服务客户超过3,000家。公司同时深化与华为的战略合作,实现销售团队、研发团队、售前方案团队和技术交付团队与华为体系的全面对接。加强公司自研产品和华为工具链的深度融合,联合开发面向重工装备、汽车、高科技电子与通用机械等领域的多场景解决方案,重点落地AI产品和服务等创新应用。

  投资建议:公司加强探索AI技术在工业软件中的应用,持续优化“乐系列”和“灵系列”两大核心产品体系,AI产品与服务业务取得突破性增长。公司在四大主营业务稳定增长的同时积极探索数据资产业务、机器人服务和配套业务等新的业务方向,有望迎来全新发展机遇,我们预测公司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17.25、19.87、23.21亿元;EPS分别为0.93、1.11、1.34元,2025年7月28日收盘价对应PE分别为40X、34X、28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AI技术落地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