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镜片:清晰视界的科技博弈:玻璃镜片市场升级,光学工艺驱动高端化趋势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玻璃镜片作为以光学级玻璃材料为基材、经精密加工制成的折射型光学元件,兼具视力矫正与视觉保护功能。当前行业呈现显著的高端化与功能化演进趋势:国际品牌如蔡司、依视路凭借技术壁垒占据高端市场主导地位,本土品牌明月、万新等则通过差异化性价比策略实现市场突围。在消费升级与技术驱动的双重背景下,行业面临原材料成本攀升与消费需求升级的双重压力,倒逼企业加速技术革新。未来,模造非球面玻璃精密成型技术及玻塑混合光学系统的产业化应用,将成为推动产品迭代与产业升级的关键技术路径。
行业定义
玻璃镜片是以光学玻璃为材质,经精密研磨抛光制成的具有光线折射功能、用于矫正视力或保护眼睛的透明光学元件。当前,玻璃镜片市场正朝着高端化与功能化的方向发展,国际品牌如蔡司、依视路主导高端市场,而国内品牌如明月、万新则凭借高性价比寻求突破。然而,玻璃镜片行业仍面临原材料成本高昂以及消费者对多样化和品质提升需求的压力。未来,模造非球面玻璃技术和玻塑混合镜头等创新技术的应用将推动产品的升级换代。
行业分类
按照镜片设计与折射率的分类方式,玻璃镜片行业可以分为如下类别:玻璃镜片行业基于镜片设计与折射率的分类
托力克片
托力克片(Toric),又称白托片或白片,由钠钛硅酸盐制成,具有1.523的折射率和91-92%的可见光透率,能吸收330nm以下紫外线,添加氧化铈和氧化钛后可防护346nm以下紫外线,称为UV白片。
克罗克斯片
克罗克斯片由英国的威廉·克罗克斯于1914年发明,具有87%的透光率及双色效应,能在日光下呈现淡蓝色、白炽灯下呈现淡红色,含有金属元素钕,可吸收340A以下的紫外线、部分红外线及580A的黄色可见光,但目前已较少使用。
克罗赛托片
克罗赛托片通过在白托镜片材料中添加CeO2和MnO2以增强紫外线吸收能力,使其在日光和白炽灯下呈现淡红色,能够吸收350A以下的紫外线,透光率可达88%以上。
超薄片
超薄片通过在原料中添加TiO2和PbO提高折射率至1.70,使其比同屈光度的白片或红片薄约1/3,特别适合高度近视且外观美观,但阿贝系数低导致色像差大,可能引起周边视力下降、线条弯曲及色彩偏差,同时表面反射率较高。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