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周报:国债等恢复增值税征收,消费、经营贷将迎贴息
核心观点
银行板块表现优于市场:本周沪深300指数下跌1.75%,银行板块下跌0.84%。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分别+0.80%、-1.52%、-1.04%、-2.30%。个股方面,9家上市银行上涨,农业银行(+2.43%)、工商银行(+1.74%)、邮储银行(+1.07%)、建设银行(+0.75%)、成都银行(+0.70%)涨幅居前。截至8月1日,银行板块PB为0.73倍,股息率为4.09%。
政治局会议延续前期政策导向,关注十五五规划: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并决定于10月召开二十届四中全会,研究十五五规划建议。会议总体利好银行经营环境:(1)落实落细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充分释放政策效应。银行信贷有支撑,重点领域有望保持较快增长,且经济大省区域行受益程度更高。(2)扩内需与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抓手,银行零售、科技金融业务有望受益。预计促消费政策将持续显效;银行系AIC扩围有助大中型银行更好满足科技企业全周期融资需求。(3)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地方债务风险化解持续推进,有助缓解相关敞口不良风险。
新发国债等债券恢复征收增值税,影响银行持债成本和资产结构:财政部、税务总局宣布自今年8月8日起,对新发行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的利息收入,恢复征收增值税;存量相关债券继续免征直至到期。本次调整后新发行国债等债券适用6%增值税率。对于银行而言,持有新发国债等债券的税收成本增加,综合考虑税后收益率与风险权重,银行投资新发国债等债券实际收益率有所下降,给银行息差带来压力,同时可能推动银行资产配置结构调整。我们测算,本次增值税恢复征收后,10年期国债、10年期地方政府一般债、1年期AAA级商业银行普通金融债实际综合收益率分别下降10、11、7BP。
个人消费贷、服务业经营贷将迎来贴息政策,利好银行零售业务:国常会部署实施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有利于通过财政金融联动的方式,降低居民信贷成本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融资成本,更好激发消费潜力、提升市场活力。规模上,零售信贷有望迎来增量空间。消费、经营贷贴息从供需两端协同发力促进消费市场信贷需求回暖。价格上,财政贴息一方面有助呵护银行净息差,另一方面有利于维护消费信贷有序竞争环境。
投资建议:宏观政策积极,财政货币政策协同发力,消费与科技支持力度不减,重点领域化险持续。新发国债等债券恢复征收增值税,或促进银行资产配置结构调整。整体上,银行基本面积极因素持续积累,业绩拐点可期。关注一揽子政策成效释放,以及10月二十届四中全会、十五五规划改革措施。结合多维增量资金加速银行估值重塑,我们继续看好银行板块配置价值,维持推荐评级。个股方面,推荐工商银行(601398)、农业银行(601288)、邮储银行(601658)、江苏银行(600919)、杭州银行(600926)。
风险提示:经济不及预期,资产质量恶化风险;利率下行,NIM承压风险;关税冲击,需求走弱风险。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