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化工行业周报:“反内卷”有望进一步细化,新材料关注AI、机器人新进展
投资要点:
政治局会议和国家发改委再提“反内卷”。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动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序竞争。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为。8月1日上午,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国家发改委政研室主任蒋毅表示,对企业普遍关心的“内卷式”竞争问题,国家发改委正在统筹采取修订法律、出台政策、完善标准、强化行业自律等多种举措,加快推动整治“内卷式”竞争的问题。国家发改委将加快推进价格法修订,相关修正草案正在向社会征求意见。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坚持依法依规,综合整治低价无序竞争行为,明确治理措施,引导企业科学定价,理性定价,有力有效规范市场价格秩序。我们认为,“反内卷”有望成为化工供给侧后续演绎重点,关注供给压缩弹性较大板块和具有相对优势的品种或龙头企业。
SEMI、IDC报告显示半导体、机器人需求旺盛,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美国加州时间2025年7月29日,根据SEMI旗下SiliconManufacturers Group(SMG)发布的硅片行业季度分析报告,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硅晶圆出货量达到33.27亿平方英寸(million square inches,MSI),与2024年同期的30.35亿平方英寸相比增长9.6%。环比来看,出货量较今年第一季度的28.96亿平方英寸增长14.9%显示出memory以外的部分领域开始出现复苏迹象。用于AI数据中心芯片的硅晶圆需求(包括高带宽存储器HBM)依然非常强劲。8月1日消息,IDC预测,到2029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超过4000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占据近半份额,并以近15%的复合增长率位居全球前列,成为推动全球机器人产业增长的核心引擎。7月31日,国常会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会议指出,要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大力推进人工智能规模化、商业化应用,推动人工智能在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加快普及、深度融合,形成以创新带应用、以应用促创新的良性循环。我们认为,在政策端发力下,化工新材料投资方向重点关注半导体AI、机器人等领域。
行业基础数据跟踪:上周(2025/7/28~2025/8/1),沪深300指数下跌1.75%,申万石油石化指数下跌2.94%,跑输大盘1.19pct,申万基础化工指数下跌1.46%,跑赢大盘0.29pct,涨幅在全部申万一级行业中分别位列第26位、第11位。子板块涨跌幅,涨幅前五的为:合成树脂:3.77%;其他橡胶制品:3.40%;炭黑:2.62%;其他化学原料:0.72%;膜材料0.22%。跌幅前五的为:民爆制品:-6.73%;氯碱:-3.98%;油品石化贸易:-3.50%;粘胶:-3.39%;油田服务:-3.16%。
价格数据跟踪:上周(2025/7/28~2025/8/1)价格涨幅靠前的品种分别为:轻质纯碱(华东):8.25%;软泡聚醚(华东):6.04%;重质纯碱(华东):5.97%;TDI(华东):4.99%烧碱(99%粒碱/山东滨化):4.50%。价格跌幅靠前的品种分别为:聚四氟乙烯(PTFE/福建三农):-26.19%;丙烯酸甲酯(华东):-7.16%;维生素E(国产50%):-7.14%;DMF(浙江):-4.20%;NYMEX天然气:-3.63%。
投资建议:供给侧有望结构性优化,挑选弹性及优势品种板块。国内方面,国家政策端对供给侧要求(“反内卷”)频繁提及;海外方面,上涨的原料成本+亚洲产能冲击,欧美化工企业近期多经历关停、产能退出等事件。短期来看,地缘摩擦反复,海外化工供应不确定性有所增加;长期来看,我国化工产业链竞争优势明显,凭借显著的成本优势和不断突破的技术实力,中国化工企业正迅速填补国际供应链的空白,有望重塑全球化工产业的格局。在此背景下,我们认为从供给角度,1)若供给侧改革强化,关注供给压缩弹性较大板块:有机硅、膜材料、氯碱、染料,关注板块代表企业合盛硅业、兴发集团(有机硅&草甘膦)、东材科技、君正集团、浙江龙盛、闰土股份等;2)供需格局或仍偏弱,关注具有相对优势的品种或龙头企业:煤化工龙头宝丰能源、氟化工制冷剂品种相关及龙头巨化股份、农药板块的广信股份、润丰股份、江山股份等。
消费新趋势+科技内循环,把握需求驱动下的α。1)新消费趋势下提升健康添加剂、代糖等需求;法规政策积极推动健康食饮,带动食品添加剂行业扩容。食品添加剂行业龙头重新重视价格与市场的平衡,景气有望复苏。关注注重技术和品类研发,具备差异化竞争能力的龙头企业:百龙创园、金禾实业。2)我国化工新材料整体自给率约56%,为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产业正迎来国产替代加速的发展机遇期。如光刻胶等半导体材料、高端工程塑料、热界面材料、高端助剂等,关注各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具有技术、资金、一体化能力和客户资源积累,有望在国产化浪潮中优先受益。如金发科技、圣泉集团、彤程新材、久日新材、强力新材、中巨芯、兴福电子、联瑞新材、呈和科技、飞荣达、中石科技、思泉新材、苏州天脉等。
风险提示:地缘政治不稳定,导致国际能源价格产生剧烈波动,并传导至国内影响企业盈利水平;国际政策变动导致国内商品、服务出口受抑制;下游需求低迷,影响到相应企业的利润。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