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开采行业深度研究:2012-2016年发电量与工业增加值增速背离与当前有何异同?
2025年1-6月国内规上发电量累计同比+0.8%,而2024年1-6月发电量累计同比+5.2%,年内发电量增速整体出现明显下滑。由于第二产业为国内主要用电部门,国内规上发电量增速与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呈现同涨同跌走势,但部分时间段增速会有明显背离。近20年来“国内规上发电量累计增速-规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出现过4次明显背离,即:2008-2009年、2012-2016年、2021年初、2025年至今,其中2008-2009年以及2021年初主要受金融危机及疫情影响。
2025年至今国内规上发电量与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背离的主要原因是受到第二产业用电量增速明显放缓的影响,而第二产业中导致用电量增速与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出现明显背离的细分行业分布较广,但从产业链所处环节来看,主要集中于中下游装备制造业、下游消费制品业的细分行业中。2025年至今国内规上发电量增速放缓或与部分细分行业能耗下降、开工率处于近10年来低分位水平等因素有关,而规上工业增加值仍维持高速增长或与大型企业相对高景气度等因素有关。
2012-2016年国内规上发电量与工业增加值增速亦出现过明显背离,其中2015年背离幅度尤为明显。但与2025年至今情况不同的是,2015年时工业环节中的上游采矿业、中上游原料加工和工业品制造业是造成两者增速背离的主要细分行业,彼时国内上游采矿业、中上游原料加工和工业品制造业利润出现明显下滑,在2015年供给侧改革后行业利润有所恢复,此后两者增速差明显收敛:2015年两者增速差为6.28pct,2016-2019年分别为1.5pct/0.9pct/-0.6pct/2.2pct。参考2012-2016年经验,我们认为,本轮发电量与工业增加值增速背离收窄或需要部分产能出清→行业利润改善→开工率提升的传导链条,这亦或是当前国内提出“反内卷”的重要原因。
2025年以来国内动力煤供需格局偏宽松,6月以来在国内主产地因安全检查、环保检查等因素供给有所减量以及高温天气带动电煤需求等因素影响下,动力煤价格已有反弹,但在迎峰度夏结束后,在需求侧未有明显改善、供给侧边际恢复的情况下,动力煤基本面或仍承压。但近期基本面的供给侧已出现边际利好变化,随着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组织开展煤矿生产情况核查,促进煤炭供应平稳有序的通知》,对8个重点省(区)(山西、内蒙古、安徽、河南、贵州、陕西、宁夏、新疆)煤矿生产情况进行核查,且2022年保供期间新核增产能若未完成手续办理存在恢复至核定变化前环评批复能力的可能,国内煤炭供给存减量预期。我们在《动力煤港口价目标区间有望至700-750元/吨》(2025年7月29日发布)报告中指出,煤炭反内卷或意在“破除通缩螺旋”,电煤长协基准价675元/吨或仍然是值得重视的关键点位,当前政策工具箱已经亮出,用不用、什么时候用、用到什么力度,应该取决于上述目标是否良好达成,在政策工具箱作用下,年底前动力煤港口5500大卡目标价区间有望至700-750元/吨。
风险提示:国内发电量超预期下滑、国内煤炭产量超预期增长、数据测算误差等。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