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健康行业研究:干燥综合征蓝海市场,国内外新药达到临床终点
8月以来,全球干燥综合征赛道创新开发迎来密集里程碑,1)海外,8月11日,Novartis宣布其Ianalumab在治疗活动性干燥综合征的两项III期临床试验(NEPTUNUS-1与NEPTUNUS-2)取得成功,并计划近期递交海外NDA;2)国内,8月13日,公司泰它西普也紧随完成Ⅲ期临床、并有望近期递交上市申请,以上两款分子先发优势明显。同时也显示在部分疗法匮乏的自免蓝海适应症中,中国分子兼具FIC及BIC实力,其中也同样蕴藏较大投资机会。
药品板块:干燥综合征(SjS)市场大、疗法匮乏、治疗需求大,荣昌生物国内率先达成Ⅲ期终点。干燥综合征在国内约有国内大约有450万患者,干燥综合征起于干涩,但后期容易发展到对多类器官的侵犯,甚至对肌肉骨骼系统、血液系统、呼吸系统、肠胃系统等都有较大影响。目前国内说明书适应证有SjS的治疗药物仅有眼部对症药物,且超说明书用药在SjS临床实践中普遍存在。目前针对干燥综合征的临床数量逐渐增加,反映全球创新药企对该子赛道的关注度提升。其中J&J、Novartis、荣昌生物、Argenx/再鼎的四款制剂Ⅱ期临床数据显示优异疗效。
生物制品:2025年8月15日,诺和诺德宣布FDA已根据补充新药申请(sNDA)批准Wegovy®(司美格鲁肽2.4mg)用于治疗中度至晚期肝纤维化(符合F2-F3期纤维化)成人患者的非肝硬化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这是继2024年Rezdiffra之后又一款获批用用于治疗MASH的创新药物,该药25Q2实现收入约2.13亿美元。全球超过2.5亿人患有MASH,药企密集布局MASH新药研发,建议持续关注领域内研发进展。
医疗器械:头部企业海外市场拓展加速,国际化战略成果逐步显现。南微医学发布2025年中报,海外业务实现收入8.98亿元,同比+44%;其中欧洲、中东及非洲区域收入4.16亿元,同比+89%,业绩表现亮眼。未来海外市场产品及渠道能力具备竞争力的头部企业有望在行业发展过程中实现更长期的稳定增长。
中药:本周部分公司公布2025年半年报。虽然部分公司短期业绩承压,但展望下半年,基数压力减弱、渠道调整陆续展现成效,经营趋势有望向上,仍值得继续关注。
医疗服务及消费医疗:近日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发布有望激发潜在需求释放,我们认为养老生育及健康医疗板块消费需求相对更为刚需,为直接受益板块,建议关注相关投资机会。
投资建议
在创新药依然为投资主线的同时,我们认为创新器械同样值得重点关注。而在创新赛道中,除了在技术维度上建议投资者持续关注ADC、双抗/多抗、小核酸赛道等的投资机会,同样提示投资者关注在全球范围内属于蓝海市场的自免适应症布局,如布局干燥综合征(SjS)的荣昌生物、布局进展型多发性硬化症(PMS)、结节性痒疹的诺诚健华,以及布局中重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IBD)的信达生物等众多中国创新药企,关注上述标的在全球的潜在弯道超车的机会。
重点标的
信达生物、康方生物、科伦博泰、恒瑞医药、诺诚健华、华东医药、特宝生物、益丰药房、昆药集团、太极集团、迈瑞医疗、长春高新、三诺生物、固生堂等。
风险提示
汇兑风险、国内外政策风险、投融资周期波动风险、并购整合不及预期的风险等。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