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系列专题之本体:AI技术革命,车企转型具身智能

股票资讯 阅读:3 2025-08-17 15:25:44 评论:0

  核心观点

  数字革命AI浪潮下,汽车有望实现从制造向具身智能的估值提升。复盘科技变革史,每一轮技术变革会打破原有竞争格局,带动原有周期性行业估值重塑;能源革命驱动车企系统性估值提升:19-21年行业新能源渗透率持续提升,多家车企推出优质供给推进转型;数字革命AI浪潮下,汽车成为AI端侧应用的最大场景之一,我们预计颠覆车企、行业格局的将是生产智能车和机器人的AI端侧应用企业(如Tesla估值体系已实现围绕AI、科技重塑),当下比亚迪、华为、小米等躬身入局,跨越电车、智能车、机器人等领域。在以上逻辑开始演绎时,提前进行AI相关布局的车企有望实现从传统制造业往AI应用企业(智能车+机器人)的系统性估值提升,实现新的产业升级。

  车端和人形机器人部分零部件具一定共性,供应链重合度较高,带来汽车领域公司产业升级机遇。1)汽配布局机器人核心部件:部分机器人部件与汽零具相通性(汽车内部本身就含较多执行器,如线控制动、电驱动系统),汽配有望实现向机器人延伸;2)整车厂开发本体:①应用层面:车企本身即可提供最好的应用场景(如Optimus最初用于超级工厂);②AI能力:端到端大模型推进下,智能车有望早于足式机器人实现现实生活量产应用,而基于驾驶场景积累的感知-运控算法基础和硬件工程化能力,对车企转型机器人本体具强参考性;3)汽车与人形机器人远期均为千万级需求终端场景,二者在原材料、设计、工艺、设备、装配及成本管控、批量生产能力体系等具相通性,也带给在汽车领域相关玩家产业升级机遇(车→机器人)。

  本体厂梳理:群雄逐鹿、进展提速。我们对当下主流机器人玩家进行梳理,众多科技厂商涌入人形机器人赛道,人形机器人本体厂商不仅限于机器人公司(智元、宇树、Figure等),还包括汽车(特斯拉、比亚迪、小鹏、小米等)、科技互联网(华为、字节、英伟达等)等公司,各自依托自身优势(制造能力、需求场景、大模型能力、控制能力、供应链能力)进行布局,多家公司均已推出相关机器人产品,同时逐步开启量产计划,当前特斯拉、宇树、智元机器人等厂商逐步小批量出货(特斯拉预计26年正式爬产;Figure已开始交付客户;宇树产品已上架销售),行业处于产业酝酿发展期。

  风险提示:行业进展和技术迭代不及预期、供应商订单不确定性的风险。

  投资建议:关注人形机器人进展带来的投资机遇。看好车企从电动化、智能化到AI端侧应用的整体估值逻辑提升机遇,看好机器人带来的潜在零部件需求和投资机会,推荐整车厂赛力斯、小鹏汽车、小米集团-W(联合覆盖)等以及相关零部件公司拓普集团、三花智控、双环传动等。


国信证券 唐旭霞,孙树林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