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生物学周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鄂托克旗首个合成生物项目开工
主要观点:
华安证券化工团队发表的《合成生物学周报》是一份面向一级市场、二级市场,汇总国内外合成生物学相关领域企业信息的行业周报。
目前生命科学基础前沿研究持续活跃,生物技术革命浪潮席卷全球并加速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为人类应对生命健康、气候变化、资源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等重大挑战提供了崭新的解决方案。国家发改委印发《“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生物经济万亿赛道呼之欲出。
合成生物学指数是华安证券研究所根据上市公司公告等汇总整理由58家业务涉及合成生物学及其相关技术应用的上市公司构成并以2020年10月6日为基准1000点,指数涵盖化工、医药、工业、食品、生物医药等多领域公司。本周(2025/08/25-2025/08/29)华安合成生物学指数上涨8.25个百分点至1845.19。上证综指上涨0.84%,创业板指上涨7.74%,华安合成生物学指数跑赢上证综指7.41个百分点,跑赢创业板指0.51个百分点。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8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意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提出要发挥我国优势,以多领域为重点实施行动,培育新质生产力,让人民共享成果。还明确了到2027年、2030年、2035年的发展目标,涵盖人工智能与重点领域融合、智能终端应用普及率、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等方面,同时从重点行动、基础支撑能力、组织实施等维度作出部署,以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资料来源:国务院)(资料来源:synbio深波、华安证券研究所)
华南农大团队将木糖渣变身肥料“衣裳”,研发绿色控释尿素
近日,华南农业大学孙少龙教授团队针对木质素价格高升限制其基包膜肥料规模化推广的问题,以价格低廉、年产量大的木糖渣为涂层材料基料,通过定向液化技术将其转化为含活性羟基的多元醇,再与二异氰酸酯交联形成带微孔结构的聚氨酯网络内层膜体系,结合环氧树脂/地蜡复合系统外层膜体系,提出“农业废弃物-功能材料-绿色肥料”全链条解决方案,成功创制木糖渣基包膜控释尿素(XRCU)。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ChemicalEngineeringJournal》上,博士研究生韦少奇为第一作者。该肥料有双层包膜结构,理化与控释性能优异,田间试验显示能显著提升作物产量、氮素利用效率和农产品品质,为农林废弃物肥料化利用、化肥减施增效、香蕉绿色可持续发展及助力“双碳”目标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资料来源:生物基能源与材料,华安证券研究所)
鄂托克旗首个合成生物项目开工,剑指生物制造国际高地
8月28日,鄂托克旗首个合成生物项目——鄂尔多斯市合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由杭州恩和生物与鄂尔多斯电冶集团合资成立)在当地产业园奠基,项目投资2.3亿元,一期建成后年产4000吨生物基丙酸钙,将成全球清洁标签系列产品单品最大生产企业,二期将深化“生物+化工”融合;恩和生物具备合成生物全链条技术能力,其BotaFreewayBiofoundry平台可高效转化研发成果,近一年多来先后与伊利系企业、珀莱雅、新和成、Syensqo世索科、Puratos焙乐道等不同领域企业合作,涉及生物基材料、化妆品、工业菌株、洗护及食品原料等领域。(资料来源:synbio深波,华安证券研究所)
天然纤维“着装”游艇:Bcomp与Sunreef合作换新装
近日,瑞士Bcomp公司与游艇制造商Sunreef合作,将其由亚麻纤维与生物基或可回收树脂复合而成的ampliTex材料(作为玻璃材质替代品,无毒、可持续性强、刚度高且具减振性能)用于新款“100SunreefPower”动力双体船的前部区域、吧台等内部装饰,这些部件机械性能佳、环保影响小,外观为珍珠灰与炭黑色,既满足个性化定制,也助力可持续发展与契合现代设计;双方均秉持可持续发展与创新理念,此次合作将高性能生物基材料引入游艇行业,拓展了其在海洋领域的应用,Bcomp的该类材料已应用于赛车座椅、帆船等多领域,Sunreef和Bcomp相关负责人均对合作及可持续游艇设计前景表示认可。(资料来源:TK生物基材料与能源,华安证券研究所)
Citroniq与ABB合建全球首座商业级生物聚丙烯工厂
近日,美国负碳材料制造商Citroniq已与瑞士ABB签署供应协议,由ABB为其计划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建设的全球首座全商业规模生物聚丙烯工厂提供先进的自动化、电气化及数字化解决方案,包括ABBAbilitySystem800xA集散控制系统等及相关工程服务;Citroniq正与鲁姆斯技术公司合作建设四座生物基聚丙烯工厂,首座内布拉斯加州工厂已筹得1200万美元,将采用鲁姆斯“Verdene聚丙烯技术套件”,原计划2027年投产,现调整为2029年,投产后预计年用玉米基乙醇生产40万吨生物聚丙烯,捕集300万吨二氧化碳,满负荷运营时或使美国聚丙烯生产碳排放量降低20%。(资料来源:TK生物基材料与能源,华安证券研究所)
风险提示
政策扰动;技术扩散;新技术突破;全球知识产权争端;全球贸易争端;碳排放趋严带来抢上产能风险;原材料大幅下跌风险;经济大幅下滑风险。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