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配置日报:有点超预期

股票资讯 阅读:9 2025-09-04 09:32:38 评论:0
复盘与思考:

    9 月3 日,阅兵大典顺利举行,资本市场也在演绎各自叙事。股市定价重大仪式圆满落幕逻辑,至此资金相继止盈离场;债市则定价“强风偏”数据逐步松绑,股市收盘过后,长债走出久违的独立下行行情。

    权益市场继续回调。万得全A 下跌1.19%,全天成交额2.40 万亿元,较昨日(9 月3 日)缩量5167 亿元。

    近两日的回调,可能是部分资金将稳市预期与重大事件相联系的结果。换言之,市场在消化“9 月3 日以前会有支撑”的预期,且消化的动机并非稳市逻辑的证伪,而是重要时点的过去。从大级别资金动向来看,股票型ETF 资金在昨日大跌的同时净流入110 亿元,指向仍有承接意愿。由此来看,近两日的调整依然属于“消化预期”的范畴,可能是市场极强状态之后的休整。

    融资余额回落85 亿元,杠杆资金的信心面临考验。通信设备和半导体是周一(9 月1 日)杠杆资金大幅净流入的板块,但在周二却大幅下跌,让新进场的杠杆资金遭受打击。从行业来看,昨日通信设备和半导体分别净流出22 亿元和11 亿元,显示出杠杆资金对科技板块的畏高情绪酝酿。不过,仅凭融资余额单日回落,尚不能判断调整已处于右侧。参考8 月8 日和8 月21 日融资余额的净流出,杠杆资金均在国产算力链的利好推动下再度流入。此外,今日SW 通信设备指数上涨2.66%,部分杠杆资金是否会出于“卖飞”的心理而回补仓位,有待融资余额数据验证。

    主题方面,光模块逆势走强,对应万得指数上涨2.42%,龙头品种均迎来反弹。作为本轮牛市的高景气代表题材,资金对光模块的参与热情仍然难以“急转直下”,博弈反弹和兑现收益两种思路或将继续展开较量。光伏显著走强,或与市场对海外储能市场增量的预期升温相关。光刻机、半导体概念反弹,昨日美国撤销台积电中国芯片厂的豁免许可,催化自主可控预期升温。值得注意的是,行情大跌时,资金仍在选择弹性板块尝试进攻,体现出偏积极的博弈态度。

    港股方面,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分别下跌0.60%和0.78%,家电、非银下跌,医药走强。AH 股溢价指数(HSAHP.HI)下跌0.36%至126.77。南向资金净流入55 亿元(港元,下同),延续“下跌即机会”的博弈思路。从活跃个股来看,阿里巴巴净流入24.89 亿元,市场对其AI 算力资本开支计划抱有信心。同时,小米集团、美团迎来6.99 亿元、5.70 亿元净流入,而腾讯控股则净流出4.71 亿元,资金对除阿里以外的互联网品种态度不一。华宏半导体、中兴通讯分别净流出4.06 亿元和2.04 亿元,资金对算力品种态度偏兑现。

    整体来看,市场暂时休整,消化稳市与重大事件挂钩的预期。不过8 月以来,隐含波动率并未持续大幅拉升,沪300ETF IV 指数在8 月26 日后已处于回落状态,意味着本轮情绪消化或许不会非常剧烈。往后看,博弈反弹和兑现收益的资金或将争夺定价权,市场可能会有一段震荡期。关注股票型ETF 资金能否在市场大跌时流 入,以及融资余额能否企稳回升。此外,万得微盘股指数再度跑输中证1000,中性策略收益不佳可能导致量化资金撤出,短期内或可暂避小微盘,寻找滞涨的优质大中盘品种配置。

    债市方面,尽管中长久期品种全天表现较为亮眼,但中间过程并非一番风顺。今日的债市行情大体可以拆分两个半场,上半场为股市开盘期间,尽管股市受到止盈抛压的强烈冲击,整体呈现震荡下跌趋势,但债市似乎始终对股市的超预期反转心存芥蒂,30 年国债期货迟迟未能显著走高,而30 年国债现券表现更是弱于期货,3 点以前活跃券最大下行幅度仅0.8bp。

    下半场则是股市收盘后的独立定价。多数重要股指收盘跌幅均在1%以上,略低于市场的期待值,债市也意识到,当阅其二件结束后,股市资金可能并没有想象中团结,债市多头情绪开始占据上风,5 年及以上利率债开始加速下行,全天下行幅度在2.0-2.5bp 区间。据经纪商口径成交统计,大型银行、券商自营、基金等机构均回归长债与超长债的买盘序列,中小行则是久期品种的主要卖出方。

    快速修复之后,关键期限品种再一次站在了关键利率点位,10 年、30 年国债活跃券收益率分别收于1.75%、2.00%,这也是7 月下旬至8 月中旬,债市苦苦坚守的两个点位。往后看,利率破位下行可能需要更强的一致预期,预期的凝聚力或来自市场风险偏好的系统性走弱,抑或是央行额外的“宽货币”呵护。然而,债市面临的阻力同样不可忽视,例如季末月银行自营的兑现诉求、固收+被赎回带来的卖券诉求、股市的回调后反扑,可能均会扰乱后续债市的运行节奏。

    因此站在当下,我们其实又面临一个分类讨论的问题:对于“船小好调头”的灵活资金而言,目前或可以介入,博弈长债资本利得的机会区间。而对于资金体量较大的产品,或追求稳定收益的组合而言,市场预期仍有分歧,中性久期+激进杠杆的组合或是更保险的选择,待市场行情更加明朗后,择机追加久期。

    最后简单盘点当前资金的情况,结论是“压舱石”一如既往地稳定。月初央行继续回笼跨月投放,净回笼规模为1508 亿元,与6 月相似,尽管是季末月,月初资金依然相对宽松,非银机构日内还是可以轻松借到1.3-1.4%的低价资金,7 天资金成本维持在1.45-1.46%水平,全天加权R001、R007 分别为1.35%、1.46%,较前一日几乎没有变化。当前资金面仅存的问题可能还是存单发行利率略微偏高,仅浦发银行的1 年期存单发在1.63%,其余国股大行定价多为1.65%。

    国内商品市场情绪继续偏弱,光伏板块在“反内卷”叙事下维持相对强势,而黑色系则在疲弱基本面下继续承压。多晶硅在昨日领涨后,今日涨幅收窄至0.3%,铁矿石、纯碱录得微涨。其余“反内卷”品种普遍走弱,碳酸锂、烧碱领跌,分别下跌3.1%和2.7%。黑色系中,除铁矿石外均收跌,焦煤、玻璃、焦炭分别下跌1.4%、0.6%和0.6%。A 股市场情绪同样谨慎,相关板块涨跌互现,光伏设备和锂电池板块表现亮眼,分别上涨4.24%、2.52%,而其余品种普遍下跌。

    近期黑色系走弱主要受基本面疲软与焦炭降价预期升温的拖累。随着阅兵限产影响结束,山东地区焦企陆续复产,钢厂运输限制解除,原料补库节奏恢复。但需求端改善有限,下游焦钢企业仍受区域环保限产制约,采购积极性不高。焦炭第八轮提涨落空可能性较高,市场已开始定价阅兵后或将迎来1-2 轮提降。在钢材利润收窄、成材库存累积背景下,产业链负反馈向上游传导,双焦短期或延续偏弱震荡格局。

    碳酸锂持续走弱可能反映市场对其供需格局的担忧再度升温。尽管新能源车需求绝对值仍在增长,乘联会数据显示8 月批发销量同比+24%,但增速自4 月高点40%逐月回落,叠加矿端供应扰动减弱,市场对后续需求弹性预期转弱,导致价格缺乏上行动能。

    尽管商品市场持续走弱,但微观结构已现积极变化。一方面,多数品种期货价格转为贴水现货,氧化铝、碳酸锂、焦煤贴水幅度介于4.5%-6.6%,焦炭期货升水亦从7 月初的15.2%大幅收窄至2.5%。另一方面,尽管价格下跌,前二十大主力席位在焦煤、焦炭、碳酸锂等品种上的多空比回升,显示部分主力资金逢低布局。不过多晶硅与碳酸锂等个别品种多头情绪有所降温。

    总体来看,尽管“反内卷”情绪热度较7 月有所回落,但其作为政策主线的影响仍在延续。当前市场在经历情绪集中释放后,正逐步回归基本面定价。

    风险提示

    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本文假设国内货币政策维持当前力度,但假如国内经济超预期放缓、或海外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变化,国内货币政策相应可能出现超预期调整。

    流动性出现超预期变化。本文假设流动性维持充裕状态,但假如流动性投放少于往年同期,流动性可能出现超预期变化。

    财政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本文假设国内财政政策维持当前力度,但假如国内经济超预期放缓,国内财政政策相应可能出现超预期调整。 机构: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刘郁/谢瑞鸿 日期:2025-09-03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