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二季财报及中报分析:中盘成长业绩占优 科技景气加速扩散
股票资讯
阅读:9
2025-09-04 11:29:19
评论:0
本报告导读:
2025Q2 总量业绩修复放缓,中盘成长股增速突出。新兴成长景气扩散,强劲的AI趋势+制造业出海有望驱动产能周期继续扩张,顺周期增长结构延续分化。
投资要点:
结构复苏延续 ,AI+出海是二季报核心景气线索。全 A 非金融石油石化(全A 两非)业绩增速在25Q2 有所放缓,同时延续结构性复苏特征,但科技成长内部景气线索加速扩散,全球AI 产业共振与出海是核心景气线索。受益于海外AI 资本开支增长以及国产替代的科技硬件产能扩张且业绩增长;抢出口与非美市场出海支撑制造业绩改善。顺周期增长结构分化,供给偏紧的周期品以及新消费行业增速亮眼;资本市场改革叠加长期资金入市,非银业绩延续改善。
总量业绩修复放缓,中盘成长增速突出。1)盈利增速:2025H1 全A 两非净利润累计同比+1.59%,增幅较一季度收窄,营收累计同比+0.66%,具备较强韧性,但在营业成本增速提升下,毛利润增幅有所收窄,拖累净利润增长修复。板块增速分化,主板、创业板和北证业绩增速均有所放缓,而一季度业绩承压的科创板增速大幅回升。风格上,中盘成长业绩增长占优。中盘股增速突出,大盘韧性较强,小盘增速回落明显;成长金融增速改善,周期消费增速下滑。2)杜邦分解:25Q2(TTM)全A 两非ROE 边际回落,主因毛利率回落,应收账款周转加速放缓,存货周转改善力度减弱。各风格ROE 均下滑。大盘降幅较小,主要受净利率改善的支撑,小盘降幅较大;成长固定资产周转率企稳,对应板块产能利用率率先改善。
硬科技与非银景气占优,周期消费分化明显。1)科技成长:光学光电子/元件/半导体/通信设备等科技硬件延续一季度高景气,主因海外AI 投资拉动及国产替代需求扩张,影视/游戏/IT/软件等TMT 应用持续复苏。科技制造业绩修复,航海/轨交/工程机械/电机/电池等增速居前,主要受益于抢出口与国内设备更新带动的投资增长。2)周期:上游周期增长承压,但贵金属/小金属仍较快增长,主因海外降息预期升温以及供给偏紧;中游周期钢铁/建材增长偏强,主要受益于原料成本回落和低基数效应,化工中非金属材料明显增长,主因高端应用需求拉动;下游航空机场相对占优。3)消费:必选消费普遍承压,但养殖/饲料/动保明显增长,主要受益于产能去化以及宠物经济扩张;可选消费增收不增利,汽车/家电/轻工等增速明显下滑,反映补贴效果边际减弱。4)大金融:证券业绩继续高增,得益于股市成交持续活跃;银行增速延续韧性,表明货币政策呵护下,净息差仍相对稳健;地产降幅继续收窄,地产服务是主要贡献。
产能运行:周期和装备制造产能仍在出清,新兴产业和新材料呈现扩张特征。25Q2(TTM)产能过剩压力较大的传统周期资源(化工/建材/建筑/钢铁/石化)和装备制造(电新/汽车/家电)行业产能去化意愿较强,其固定资产周转率边际下行,且大部分行业资本开支增速延续低位。而产能扩张方面,新兴科技硬件和部分消费行业产能利用率处于高位且边际仍有改善,其中电子/传媒/社服等行业资本开支意愿边际有所抬升。从二级行业来看,产能周期进入扩张阶段(产能去化意愿强且产能利用率边际改善)的行业主要集中在新兴科技产业(半导体/通信设备/航海)、新消费(动保/化妆品)以及部分周期材料(玻纤/非金属材料)。
风险提示:历史数据对未来指引性不明确;数据统计口径存在偏差;数据测算误差。 机构: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方奕/陶前陈/田开轩 日期:2025-09-04
2025Q2 总量业绩修复放缓,中盘成长股增速突出。新兴成长景气扩散,强劲的AI趋势+制造业出海有望驱动产能周期继续扩张,顺周期增长结构延续分化。
投资要点:
结构复苏延续 ,AI+出海是二季报核心景气线索。全 A 非金融石油石化(全A 两非)业绩增速在25Q2 有所放缓,同时延续结构性复苏特征,但科技成长内部景气线索加速扩散,全球AI 产业共振与出海是核心景气线索。受益于海外AI 资本开支增长以及国产替代的科技硬件产能扩张且业绩增长;抢出口与非美市场出海支撑制造业绩改善。顺周期增长结构分化,供给偏紧的周期品以及新消费行业增速亮眼;资本市场改革叠加长期资金入市,非银业绩延续改善。
总量业绩修复放缓,中盘成长增速突出。1)盈利增速:2025H1 全A 两非净利润累计同比+1.59%,增幅较一季度收窄,营收累计同比+0.66%,具备较强韧性,但在营业成本增速提升下,毛利润增幅有所收窄,拖累净利润增长修复。板块增速分化,主板、创业板和北证业绩增速均有所放缓,而一季度业绩承压的科创板增速大幅回升。风格上,中盘成长业绩增长占优。中盘股增速突出,大盘韧性较强,小盘增速回落明显;成长金融增速改善,周期消费增速下滑。2)杜邦分解:25Q2(TTM)全A 两非ROE 边际回落,主因毛利率回落,应收账款周转加速放缓,存货周转改善力度减弱。各风格ROE 均下滑。大盘降幅较小,主要受净利率改善的支撑,小盘降幅较大;成长固定资产周转率企稳,对应板块产能利用率率先改善。
硬科技与非银景气占优,周期消费分化明显。1)科技成长:光学光电子/元件/半导体/通信设备等科技硬件延续一季度高景气,主因海外AI 投资拉动及国产替代需求扩张,影视/游戏/IT/软件等TMT 应用持续复苏。科技制造业绩修复,航海/轨交/工程机械/电机/电池等增速居前,主要受益于抢出口与国内设备更新带动的投资增长。2)周期:上游周期增长承压,但贵金属/小金属仍较快增长,主因海外降息预期升温以及供给偏紧;中游周期钢铁/建材增长偏强,主要受益于原料成本回落和低基数效应,化工中非金属材料明显增长,主因高端应用需求拉动;下游航空机场相对占优。3)消费:必选消费普遍承压,但养殖/饲料/动保明显增长,主要受益于产能去化以及宠物经济扩张;可选消费增收不增利,汽车/家电/轻工等增速明显下滑,反映补贴效果边际减弱。4)大金融:证券业绩继续高增,得益于股市成交持续活跃;银行增速延续韧性,表明货币政策呵护下,净息差仍相对稳健;地产降幅继续收窄,地产服务是主要贡献。
产能运行:周期和装备制造产能仍在出清,新兴产业和新材料呈现扩张特征。25Q2(TTM)产能过剩压力较大的传统周期资源(化工/建材/建筑/钢铁/石化)和装备制造(电新/汽车/家电)行业产能去化意愿较强,其固定资产周转率边际下行,且大部分行业资本开支增速延续低位。而产能扩张方面,新兴科技硬件和部分消费行业产能利用率处于高位且边际仍有改善,其中电子/传媒/社服等行业资本开支意愿边际有所抬升。从二级行业来看,产能周期进入扩张阶段(产能去化意愿强且产能利用率边际改善)的行业主要集中在新兴科技产业(半导体/通信设备/航海)、新消费(动保/化妆品)以及部分周期材料(玻纤/非金属材料)。
风险提示:历史数据对未来指引性不明确;数据统计口径存在偏差;数据测算误差。 机构: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方奕/陶前陈/田开轩 日期:2025-09-04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