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军工行业2025年半年报业绩回顾:“业绩底”筑基,上游环节和兵器板块实现增长
核心观点
1H25,民生军工成分(不含舰船)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7.5%;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9.8%。其中,2Q25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7.1%/环比增长59.2%;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9.5%/环比增长91.2%。我们观点如下:1)2023~2024年行业需求不振导致业绩承压;2025年以来需求好转,1H25营收同比已经开始增长。2)降价、减值等是影响利润的核心因素,因此1H25行业营收端和利润端出现“非线性”变化,而这种情况将对业绩预测带来很大不确定性。3)2025年是行业“业绩底”,收入端率先体现。4)产业链不同环节交付顺序、确收周期等有差异,因此1H25上游营收同比增长,但中游营收仍同比下滑。
趋势分析
2Q25业绩环比改善幅度好于2Q24同期;盈利能力持续承压。1)收入端:2025年以来行业需求恢复,在1H25的营收端已有所体现,预计全年营收端将保持增长。2)利润端:3Q23~2Q25,行业归母净利润连续8个季度同比下滑,其中,1Q25~2Q25两个季度环比好转。利润端和营收端的变化是“非线性”的,主要系降价、减值等影响利润所致。3)盈利能力:1H25,行业毛利率同比减少2.0ppt至21.7%;净利率同比减少2.0ppt至6.2%。盈利能力连续4个半年同比下滑。因此我们要额外注意具体公司的产业链地位和产品定价能力。
存货指示意义积极;应收反映回款压力。1)存货:截至2025.6.30,行业存货2749亿元,占总收入124%,存货的指示意义从负面向正面转变,反映出随订单恢复,企业推进备产备料工作。2)应收:截至2025.6.30,行业应收33568亿元,占总收入160%,反映出企业仍面临较大的回款压力。3)减值:1H25,行业减值损失36亿元,应收、存货增长较快系企业计提减值的主要原因,也是影响净利润的核心因素。4)现金流:1H25,行业经营活动净现金流-391亿元,同比虽然好转,但产业链各环节仍面临不同程度的回款压力。
兵器板块增速强劲;上游业绩率先恢复。1)分板块:1H25,兵器、舰船营收同比增长36%、20%;舰船、兵器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06%、75%。兵器板块前期受损严重,2025年以来恢复强劲。2)分环节:1H25,上游营收同比增长6%;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9%;中游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2%、31%。利润端表现弱于营收端主要系降价、减值等影响所致。1H25上游表现优于中游,主要系其产品在产业链中率先交付确收,业绩端先于其他环节有较好体现。预计3Q25开始,订单将较好地反映在中下游环节的营收端。
建议关注
2025~2027年军工有望进入新一轮上升周期。2025年将是产业拐点,“业绩底”基本确立。在9.3阅兵落地和前期涨幅较大的影响下,板块短期或面临波动和调整,但我们持续坚定看好板块。建议关注:新一代传统装备:1)航空链:中航沈飞、中航成飞、中航西飞、中直股份、国睿科技、中航高科,华秦科技;2)制导链:菲利华、新雷能、北方导航、国博电子、理工导航。新型作战力量:1)无人智能:光电股份、航天电子、智明达、广联航空、纵横股份;2)网电攻防:盟升电子、北方导航、航天南湖;3)高超声速:菲利华、盟升电子、航天电器等。新质生产力:1)商业航天:陕西华达、铖昌科技、臻镭科技等;2)“两机”:航亚科技、万泽股份、航宇科技、派克新材、西部超导等;3)可控核能:国光电气、旭光电子、斯瑞新材等。4)AI算力:菲利华、新雷能、长盈通。
风险提示:产品交付不确定性、产品价格下降、行业政策发生变化等。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