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周评:PPI可能是中短线风格切换的“发令枪”

股票资讯 阅读:7 2025-09-07 12:19:53 评论:0
  PPI 是识别盈利修复的关键。我们在《ROE 拐点交易和红利陷阱》中强调,7 月指数上行突破,关键驱动是反内卷政策的启动,叠加大基建项目开工打开需求扩张的空间。国内外叙事转变下,投资者对“盈利周期见底企稳”的共识不断凝聚,点燃市场情绪。而下周,这一叙事将迎来一场“短期小考”——8 月PPI 数据即将出炉。下周PPI 数据的表现至关重要,或将直接决定未来1-2 个月内市场风格能否迎来切换。

      PPI 数据的重要性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本轮市场交易的核心逻辑围绕内部价格拐点展开,而PPI 恰恰是识别ROE 与盈利弹性的核心指标。我国经济体以工业企业为主导,形成了上游至下游的价格传导机制,历史上看全A 营收同比、净利率均与PPI 同比高度相关,PPI 拐点一般领先A 股盈利拐点约3 个月。因此PPI 触底回升的逻辑一旦成立,将带动显著的利润弹性释放。

      二是,当前市场对于ROE 回升逻辑的认知仍存分歧。“反内卷”政策落地时,部分投资者担忧政策效果难以验证。但事实上,当前市场仍处于“PPI拐点→ROE 上行”间的拐点交易阶段,中短期无法证伪、具备想象空间。

      回溯2016 年供给侧改革时期,PPI 同比在2 月触底、9 月回正,历时约三个季度,ROE 拐点亦于9 月同步得到确认。当前我们正处于2016 年初相似的阶段:ROE 回升的确认尚需时日,但短期内倘若PPI 能出现环比回升,叠加当前市场整体向上的态势,则大概率会强化ROE 触底的市场叙事。

      PPI 出台可能是顺周期风格切换的“发令枪”若8 月PPI 出现环比改善,则通胀正相关品种应当高看一眼。许多投资者对于“反内卷”,倾向去做“胜率交易”,即等待价格反弹信号明确出现才行动,但我们认为当下理应更加聚焦“赔率交易”:

      1、 从流动性角度出发,市场成交额已经回升至2 万亿以上,流动性充裕。

      2、 交易结构上看,前期指数上行、科技板块大幅领涨,各板块涨跌幅分化加大,8 月杠杆资金流入电子及TMT 板块的比例分别达到29%、48%,交易集中度显著提升。本周科技高位方向波动率明显放大,科技主线超涨后短期对于边际利好或趋于钝化。

      3、 “慢牛”思维下,单一板块“一支独秀”较难持续,“多点开花”的格局正在酝酿。极致的结构分化亟需新的板块承接资金、完成修复接力——前期顺周期方向滞涨,估值仍处于偏底部,例如电力设备、食品饮料8 月末市盈率仍处于过去5 年23%、62%的历史分位。若此阶段PPI 能释放积极信号形成催化,夯实短期难以证伪的ROE 拐点逻辑,那么从赔率角度考量,顺周期无疑是更易凝聚资金合力的配置方向,本周电池、光伏等顺周期细分方向已出现部分投资者“抢跑”迹象。

      此外,从资金层面看,若PPI 迎来拐点,外资有望加速回流,进一步强化中短期的顺周期风格。外资对于基本面、盈利的实质性拐点更为关注。历史上看PPI 回升阶段通常伴随外资的加大流入,例如19 年10 月-20 年1月,北向资金月均净流入额达510 亿元,远高于此前一年的月均值199 亿元。若本轮PPI 迎来拐点,外资有望加速进场,且配置方向大概率聚焦其传统偏好标的(如白酒、新能源等),而对于光模块等我国相对优势/稀缺性不甚明显的科技高位细分,预计不会盲目追涨。

      下周交易情形展望及板块配置建议

      总结而言,下周三PPI 数据的表现至关重要,可能是中短期向顺周期风格切换的“发令枪”。当前市场“抢跑”迹象已有所显现,但这并不妨碍交易信号明确后行情的进一步展开,一旦高位板块启动调整,市场对低位相关板块的做多意愿往往会明显升温。后续具体的交易情形可能分为两种:若  PPI 不及预期,市场大概率维持震荡格局,建议关注泛科技中相对低位、具备“看涨期权”特性的机器人、AI 应用、智驾等,不过考虑到当前ETF交易占比提升带动板块联动性增强,若AI 高位品种出现调整,则中下游板块也较难逆势有巨大涨幅。若PPI 明显好于预期,则未来1-2 个月有望切入顺周期价格品种主线,但中长期、直到明年上半年我们仍看好科技方向。

      顺周期方向的具体配置品种上,建议关注:

      1、 PPI 交易下的价格主线,如新能源、化工、有色、建材等,当前因市场对“反内卷”政策效果仍存分歧,板块预期尚未充分抬升,具备潜在空间。

      其中,有色、化工板块还可叠加降息叙事,整体交易逻辑清晰。

      2、 PPI→CPI 传导方向,目前估值仍偏低,如白酒、餐饮、旅游等,亦有望成为大盘整理阶段的跑赢方向。

      风险提示:经济复苏节奏不及预期;政策推进不及预期;地缘政治风险;海外降息节奏及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不确定性风险等 机构: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陈刚/蒋珺逸 日期:2025-09-07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