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周末谈:强者未必恒强

股票资讯 阅读:5 2025-09-08 09:59:33 评论:0
  1、牛市回调不足为奇,更重要的是调整后的变化近期市场出现调整,印证我们8.24《居民存款,何时搬家?》中的判断:当前上证指数ERP 已经回落到5 年动态均值附近,历史上牛市类似阶段,都会出现2-3 个月的震荡期。同时,历史上每轮牛市都出现过4 次以上幅度超过5%的调整。本轮牛市的根基在于工业化“成熟期”中国的资产金融化进程,当前的调整对本轮牛市进程不会形成太大的扰动。

      2、“高切低”是低估陷阱,“高切次高”是更好的选择经验显示:比“强者恒强”更贴切的说法是“强者恒不弱”——牛市调整前跑赢的行业在调整后往往不会跑输大盘,但大概率会降速。但反过来看,即便前排行业可能出现降速,“高切低”也大概率不是个好选择——牛市早期往往是动量效应最强的时候,“高切低”往往会导致错过弹性。即使“高切低”能够带来超额收益,也往往发生在牛市的尾声,现在还远远没到“高切低”的时候。

      那怎么切换合适?比“高切低”更好的是“高切次高”。经验显示:牛市调整后,领涨主线往往进入滞涨以消化估值,而前期涨幅偏慢的“次高”行业则“后来居上”。直到下一轮大盘调整后,上一轮主线经历充分的修正,重新领涨市场。

      3、微观结构拥挤,同样指向一轮风格切换

      当前成交额排名前1%的公司的成交额占比(后文简称为“交易集中度”)已经达到20%,这种级别的交易集中度在过去20 年中只出现过30 次。经验上看,微观结构的拥挤往往持续时间不长,大多仅仅是周度级别的“昙花一现”。

      且往往在冲高前后会同时出现大小盘风格、价值成长风格的切换。

      4、本轮交易集中度的冲高,可能指向一轮主线结构的切换历史经验显示:类似的高度拥挤的交易结构出现,往往预示着市场的重大切换。

      这种切换可能是大势的反转,例如07 年、08 年的顶部和底部,17 年、18 年的顶部和底部,都出现了类似的交易结构拥挤的信号;也可能是主线切换的信号,例如05、06 年交易结构的密集冲顶,15 年成长和价值的切换,21 年白酒向顺周期的切换。本轮大概率是主线结构的阶段性切换——算力大概率仍能跑赢市场,但涨幅可能降速,且很难继续成为市场中唯一领涨的结构。

      5、配置建议:科技主线进入歇脚期,关注贵金属/创新药/反内卷/港股科技等“算力主升浪”仍在,但次高主线性价比更高。建议顺势增配贵金属/创新药/反内卷/港股科技,算力维持标配,思路仍然围绕以下三条主线展开——(1)逆全球化下的“硬通货”(黄金/资源/银行/保险/公用事业)和(2)“硬科技”(创新药/ AI 算力等);(3)受益于“反内卷”的确定性(光伏/风电设备/锂电/玻纤等)。

      风险提示:国际环境变化,产业政策变化风险,技术进步节奏不及预期等。 机构:西部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曹柳龙/徐嘉奇 日期:2025-09-08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