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点评报告:8月出口放缓 受对美拖累
股票资讯
阅读:4
2025-09-09 11:36:39
评论:0
据海关总署,2025 年8 月出口总值3218 亿美元,同比增长4.4%,不及市场预期的5.6%和前月的7.2%;进口总值为2195 亿美元,同比1.3%,同样低于预期的4.7%,前值4.1%。如何看待这份不及预期的进出口数据?
一是出口意外放缓,主要受美国、拉美和非洲拖累。8 月对美出口同比-33.1%,已连续第5 个月两位数负增长,并且较7 月降幅扩大11.5 个百分点,较为接近5 月的低点-34.5%,拖累整体出口同比5.1pct(拖累效果较7 月扩大1.8pct)。其背后原因或是对美出口的关税税率仍维持在40+%的高位(8 月11 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将对中国的关税暂停措施再延长90 天)。
同时高频数据指向对美出口仍处于较低增速。从出口集装箱运价来看,8 月最后一周相较7 月最后一周,美东和美西航线运价分别下跌13%和12%,不过跌势有所减缓(7 月跌幅为28%左右)。发船数据来看,截至9 月7 日,对美发船吨位(15 天移动平均)同比-22.2%,低于8 月末的-17.3%。
此外,8 月对拉美出口同比-2.7%,较前月放缓10.6 个百分点,这一增速自5 月以来波动较大,介于-2.7%到7.9%。其中对巴西出口同比从-1.8%降至-18.1%。对非洲出口同比26.1%,较前月放缓16.8 个百分点,自今年2 月以来维持25%+的增速。两者分别拖累整体出口0.9、0.7 个百分点。
二是对东盟、欧盟等经济体的出口增速提升。具体来看,对东盟出口22.7%、中国香港17.6%、欧盟10.8%、日本7.0%,均高于整体出口增速的4.4%。同比拉动方面,东盟、中国香港、日本、欧盟对8 月出口的拉动作用提升,分别提高0.8pct、0.4pct、0.2pct、0.2pct。即使对美出口下滑,对其他经济体出口仍维持较高增速,这反映出中国商品的价格竞争力较强,给出口带来韧性。
三是分品类来看,出口增速放缓主要受劳动密集型产品拖累。8 月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下降5.9 个百分点至-6.6%,对同比的拖累扩大1.0pct,或是由于人民币升值,对价格敏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相应放缓。具体品类来看,服装(-0.5pct)、玩具(-0.2pct)的拖累最大。同时钢材拖累出口0.4pct,同比边际下降19.1 个百分点。此外,8 月稀土继续提价,由7 月的0.61 万美元/吨提升至0.95 万美元/吨,出口金额同比转增,提高52.2个百分点至34.7%,不过其整体出口的拉动效应较小。
四是进口同样边际回落,大宗商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增速均在放缓。8 月美元计价进口同比增长1.2%,较7 月下降3 个百分点。其中大宗商品、高新技术产品、农产品、机电产品进口同比增速分别为-6.8%、3.5%、-2.9%、1.2%,进口拉动分别较上月降低1.6pct、1.4pct、0.7pct、0.7pct。
大宗商品中,原油、大豆和铜矿砂进口增速分别降低7.7、15.2、15.0 个百分点,主要是进口数量减少导致。原油和大豆进口数量增速降至1%附近,而铜矿砂进口增速仍在7%+。机电产品中,集成电路、汽车、医疗仪器进口同比分别下降4.7、8.4、18.3 个百分点(进口拉动分别减0.7pct、0.1pct、0.1pct)。 而飞机进口同比增速从-2%抬升至48.4%,对进口拉动效应抬升0.2 个百分点。
五是周边经济体出口也边际放缓。韩国8 月出口增速大幅放缓至1.3%,前月5.9%。其中对美出口大幅下降12%,主要受美国关税冲击。虽然日前美韩已达成贸易协议,约定将对韩关税自25%下调至15%,不过由于两国在韩国 3500 亿美元的投资承诺上存在分歧,韩国汽车仍面临25%关税。受高关税影响的汽车和汽车零部件出口分别下滑3.5%和14.4%。越南8 月出口同比增长14.5%,较前月的17.7%也有所放缓,今年2-7 月的的平均增速接近20%。
8 月进出口数据传递的增量信息,一方面,对美出口增速波动较大,面对上一轮8 月12 日的截止日,部分出口可能被提前到6-7 月,因而8 月对美出口的下降也不宜线性外推。面临11 月12 日的关税截止日,美国圣诞采购季的商品进口计划也可能相应提前到9-10 月。另一方面,关税的冲击效应逐渐显现,例如韩国和越南出口放缓、巴西进口下降,后续印度面临50%关税贸易增速可能也相应放缓。这些经济体的贸易量下降,对我国进出口的二阶影响还有待确认。
往后看,中国出口韧性仍存,失速风险较低,9-10 月出口同比增速有望维持5%左右,11-12 月面临抢出口的高基数同比可能短暂出现回落,不代表趋势变化。全球贸易周期的趋势下行,往往以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为预警信号,从近期大宗商品表现来看,这种风险并不大。
风险提示
国内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本文假设国内政策维持当前力度,但假如国内经济超预期放缓、或海外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变化,国内政策相应可能出现超预期调整。
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变化。本文假设美国等发达经济体加息路径按照点阵图进行,但假如其通胀等数据持续超预期,货币政策节奏相应可能出现超预期变化,对全球贸易数据产生扰动。
流动性出现超预期变化。本文假设流动性维持充裕状态,但假如流动性投放少于往年同期,流动性可能出现超预期变化。 机构: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肖金川 日期:2025-09-09
一是出口意外放缓,主要受美国、拉美和非洲拖累。8 月对美出口同比-33.1%,已连续第5 个月两位数负增长,并且较7 月降幅扩大11.5 个百分点,较为接近5 月的低点-34.5%,拖累整体出口同比5.1pct(拖累效果较7 月扩大1.8pct)。其背后原因或是对美出口的关税税率仍维持在40+%的高位(8 月11 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将对中国的关税暂停措施再延长90 天)。
同时高频数据指向对美出口仍处于较低增速。从出口集装箱运价来看,8 月最后一周相较7 月最后一周,美东和美西航线运价分别下跌13%和12%,不过跌势有所减缓(7 月跌幅为28%左右)。发船数据来看,截至9 月7 日,对美发船吨位(15 天移动平均)同比-22.2%,低于8 月末的-17.3%。
此外,8 月对拉美出口同比-2.7%,较前月放缓10.6 个百分点,这一增速自5 月以来波动较大,介于-2.7%到7.9%。其中对巴西出口同比从-1.8%降至-18.1%。对非洲出口同比26.1%,较前月放缓16.8 个百分点,自今年2 月以来维持25%+的增速。两者分别拖累整体出口0.9、0.7 个百分点。
二是对东盟、欧盟等经济体的出口增速提升。具体来看,对东盟出口22.7%、中国香港17.6%、欧盟10.8%、日本7.0%,均高于整体出口增速的4.4%。同比拉动方面,东盟、中国香港、日本、欧盟对8 月出口的拉动作用提升,分别提高0.8pct、0.4pct、0.2pct、0.2pct。即使对美出口下滑,对其他经济体出口仍维持较高增速,这反映出中国商品的价格竞争力较强,给出口带来韧性。
三是分品类来看,出口增速放缓主要受劳动密集型产品拖累。8 月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下降5.9 个百分点至-6.6%,对同比的拖累扩大1.0pct,或是由于人民币升值,对价格敏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相应放缓。具体品类来看,服装(-0.5pct)、玩具(-0.2pct)的拖累最大。同时钢材拖累出口0.4pct,同比边际下降19.1 个百分点。此外,8 月稀土继续提价,由7 月的0.61 万美元/吨提升至0.95 万美元/吨,出口金额同比转增,提高52.2个百分点至34.7%,不过其整体出口的拉动效应较小。
四是进口同样边际回落,大宗商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增速均在放缓。8 月美元计价进口同比增长1.2%,较7 月下降3 个百分点。其中大宗商品、高新技术产品、农产品、机电产品进口同比增速分别为-6.8%、3.5%、-2.9%、1.2%,进口拉动分别较上月降低1.6pct、1.4pct、0.7pct、0.7pct。
大宗商品中,原油、大豆和铜矿砂进口增速分别降低7.7、15.2、15.0 个百分点,主要是进口数量减少导致。原油和大豆进口数量增速降至1%附近,而铜矿砂进口增速仍在7%+。机电产品中,集成电路、汽车、医疗仪器进口同比分别下降4.7、8.4、18.3 个百分点(进口拉动分别减0.7pct、0.1pct、0.1pct)。 而飞机进口同比增速从-2%抬升至48.4%,对进口拉动效应抬升0.2 个百分点。
五是周边经济体出口也边际放缓。韩国8 月出口增速大幅放缓至1.3%,前月5.9%。其中对美出口大幅下降12%,主要受美国关税冲击。虽然日前美韩已达成贸易协议,约定将对韩关税自25%下调至15%,不过由于两国在韩国 3500 亿美元的投资承诺上存在分歧,韩国汽车仍面临25%关税。受高关税影响的汽车和汽车零部件出口分别下滑3.5%和14.4%。越南8 月出口同比增长14.5%,较前月的17.7%也有所放缓,今年2-7 月的的平均增速接近20%。
8 月进出口数据传递的增量信息,一方面,对美出口增速波动较大,面对上一轮8 月12 日的截止日,部分出口可能被提前到6-7 月,因而8 月对美出口的下降也不宜线性外推。面临11 月12 日的关税截止日,美国圣诞采购季的商品进口计划也可能相应提前到9-10 月。另一方面,关税的冲击效应逐渐显现,例如韩国和越南出口放缓、巴西进口下降,后续印度面临50%关税贸易增速可能也相应放缓。这些经济体的贸易量下降,对我国进出口的二阶影响还有待确认。
往后看,中国出口韧性仍存,失速风险较低,9-10 月出口同比增速有望维持5%左右,11-12 月面临抢出口的高基数同比可能短暂出现回落,不代表趋势变化。全球贸易周期的趋势下行,往往以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为预警信号,从近期大宗商品表现来看,这种风险并不大。
风险提示
国内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本文假设国内政策维持当前力度,但假如国内经济超预期放缓、或海外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变化,国内政策相应可能出现超预期调整。
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变化。本文假设美国等发达经济体加息路径按照点阵图进行,但假如其通胀等数据持续超预期,货币政策节奏相应可能出现超预期变化,对全球贸易数据产生扰动。
流动性出现超预期变化。本文假设流动性维持充裕状态,但假如流动性投放少于往年同期,流动性可能出现超预期变化。 机构: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肖金川 日期:2025-09-09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