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进出口点评: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有望继续下降 推动资本品出口增长
股票资讯
阅读:4
2025-09-09 15:33:01
评论:0
研究结论
8 月出口同比增幅收窄至4.4%(前值7.2%,若未特别说明,后文括号中也均代表前值,全文增速均以美元计),这一下降幅度较大,明显弱于同月部分高频数据(如集装箱吞吐)的表现,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外贸需求(特别是美线)加速下行的担忧。展望后续,我们认为新的关税豁免期可能有助于阶段性减缓9 月出口同比降幅扩大的程度,但年内美国进口需求走弱仍难以逆转(特别是消费品),压力表现为全球贸易需求走弱,而间接贸易渠道可能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拉动中间品出口,支撑中国出口份额维持高位。同时全球贸易不确定性逐渐下降的环境中,“关税2.0”将催化的新一轮产业迁移,持续带动资本品成为今年出口的主要亮点。具体来看:
四季度起美国进口需求透支效应或将加速显现,美线出口压力只增不减,这一压力主要体现在消费品出口上,以及拉丁美洲地区及韩国等与中国地缘关系相对疏远的间接贸易渠道上。8 月对美出口降幅进一步扩大至33.1%(去年同期为-21.7%),这一变化主要由各类消费品出口带来:8 月地产后周期产品(灯具、家电等)、传统消费品(鞋靴、玩具、箱包、服装等)、消费电子(手机、音视频设备等)当月同比增速均回落或维持在较低水平。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美国进口需求走弱,叠加美国通过政治手段对各国供应链的干预力度持续上升(如“转运”关税、要求各地加强原产地审查等),我国对拉美地区及韩国等(不含东盟)的出口也受到明显拖累,出口同比增速均转负。
但与此同时,8 月对东盟、非洲出口维持高增,这离不开新一轮全球产业迁移对资本品出口的拉动,并且我们认为“关税2.0”催化的全球产业重新布局才刚刚拉开序幕。8 月中国对东盟、非洲出口当月同比分别为22.5%、25.9%(16.6%、42.4%),表现均十分亮眼。从前几个月的情况来看,这一表现与中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投资持续加速所拉动的资本品出口密切相关,如8 月通用机械设备、船舶等资本品出口同比走势明显强于整体出口。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自美国进口的主要商品(大豆等)同比增速下滑,这可能意味着中国已针对相关商品建立充足库存(特别是美国大豆丰收季在秋季),为中国后续博弈增加了筹码。在此背景下,中国将以自身的确定性稳住不确定的世界,有助于全球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持续下降,拉动全球实体经济投资以及资本品需求。
此外,经由东盟的间接贸易对出口也形成了一定支撑,随着美线需求走弱,这部分需求对出口总量的支撑作用将有所减弱,不过对中国出口份额的支撑仍在。从具体商品看,8 月集成电路、液晶显示板等中间品出口走势明显强于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出口走势,说明即便4 月起美国持续干预东盟地区供应链结构,中国与东盟的供应链结合仍十分紧密。不过,随着美线贸易需求进一步走弱,这部分与间接贸易及供应链相关的外需出现回落也将难以避免。
值得一提的是,市场十分关注8 月集装箱吞吐高频数据和实际进出口之间的分化,对此我们认为无须担心,8 月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与出口数据分化主要是因为中国港口作为国际枢纽港地位不断增强,更多周边国家的货物通过上海港等枢纽进行中转,是中国“智造”和开放成果的体现。作为中国集装箱第一大港的上海港,8 月集装箱吞吐量突破502 万标准箱,创月度新高,这部分得益于更多周边国家货物经上海港中转,显著提高了其国际中转箱量,不过这也意味着,两个口径数据的差异未来可能会长期存在。
风险提示:美国进口需求超预期回落;假设条件变化影响测算结果。 机构: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孙国翔/孙金霞/王仲尧/陈至奕 日期:2025-09-09
8 月出口同比增幅收窄至4.4%(前值7.2%,若未特别说明,后文括号中也均代表前值,全文增速均以美元计),这一下降幅度较大,明显弱于同月部分高频数据(如集装箱吞吐)的表现,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外贸需求(特别是美线)加速下行的担忧。展望后续,我们认为新的关税豁免期可能有助于阶段性减缓9 月出口同比降幅扩大的程度,但年内美国进口需求走弱仍难以逆转(特别是消费品),压力表现为全球贸易需求走弱,而间接贸易渠道可能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拉动中间品出口,支撑中国出口份额维持高位。同时全球贸易不确定性逐渐下降的环境中,“关税2.0”将催化的新一轮产业迁移,持续带动资本品成为今年出口的主要亮点。具体来看:
四季度起美国进口需求透支效应或将加速显现,美线出口压力只增不减,这一压力主要体现在消费品出口上,以及拉丁美洲地区及韩国等与中国地缘关系相对疏远的间接贸易渠道上。8 月对美出口降幅进一步扩大至33.1%(去年同期为-21.7%),这一变化主要由各类消费品出口带来:8 月地产后周期产品(灯具、家电等)、传统消费品(鞋靴、玩具、箱包、服装等)、消费电子(手机、音视频设备等)当月同比增速均回落或维持在较低水平。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美国进口需求走弱,叠加美国通过政治手段对各国供应链的干预力度持续上升(如“转运”关税、要求各地加强原产地审查等),我国对拉美地区及韩国等(不含东盟)的出口也受到明显拖累,出口同比增速均转负。
但与此同时,8 月对东盟、非洲出口维持高增,这离不开新一轮全球产业迁移对资本品出口的拉动,并且我们认为“关税2.0”催化的全球产业重新布局才刚刚拉开序幕。8 月中国对东盟、非洲出口当月同比分别为22.5%、25.9%(16.6%、42.4%),表现均十分亮眼。从前几个月的情况来看,这一表现与中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投资持续加速所拉动的资本品出口密切相关,如8 月通用机械设备、船舶等资本品出口同比走势明显强于整体出口。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自美国进口的主要商品(大豆等)同比增速下滑,这可能意味着中国已针对相关商品建立充足库存(特别是美国大豆丰收季在秋季),为中国后续博弈增加了筹码。在此背景下,中国将以自身的确定性稳住不确定的世界,有助于全球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持续下降,拉动全球实体经济投资以及资本品需求。
此外,经由东盟的间接贸易对出口也形成了一定支撑,随着美线需求走弱,这部分需求对出口总量的支撑作用将有所减弱,不过对中国出口份额的支撑仍在。从具体商品看,8 月集成电路、液晶显示板等中间品出口走势明显强于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出口走势,说明即便4 月起美国持续干预东盟地区供应链结构,中国与东盟的供应链结合仍十分紧密。不过,随着美线贸易需求进一步走弱,这部分与间接贸易及供应链相关的外需出现回落也将难以避免。
值得一提的是,市场十分关注8 月集装箱吞吐高频数据和实际进出口之间的分化,对此我们认为无须担心,8 月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与出口数据分化主要是因为中国港口作为国际枢纽港地位不断增强,更多周边国家的货物通过上海港等枢纽进行中转,是中国“智造”和开放成果的体现。作为中国集装箱第一大港的上海港,8 月集装箱吞吐量突破502 万标准箱,创月度新高,这部分得益于更多周边国家货物经上海港中转,显著提高了其国际中转箱量,不过这也意味着,两个口径数据的差异未来可能会长期存在。
风险提示:美国进口需求超预期回落;假设条件变化影响测算结果。 机构: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孙国翔/孙金霞/王仲尧/陈至奕 日期:2025-09-09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