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政策专题研究:中美海洋战略推进及产业链机会梳理

股票资讯 阅读:4 2025-09-09 19:27:30 评论:0
  2025年特朗普第二任期上台后,通过签署行政命令快速推进美国海洋战略,以确保美国海洋领域发展的独立性。1、签署行政令加速深海采矿审批,快速推进公海海底关键矿产开采,重塑稀土等产业链自主可控;2、签署行政命令授权各政府机构在2025年内制定重振国内海运业计划,振兴美国造船业;3、与丹麦政府签订《美丹防务合作协议》,允许美军永久驻扎格陵兰并行使司法管辖权,间接取得格陵兰的控制权,扩大美国在北极经济圈的利益范围。

      美国海洋专属经济区面积超过其陆路面积,相关政策的布局主要聚焦在海底电子信息基础设置、深海能源及矿产开采以及战略安全战略部署。2018年美国《美国国家海洋科技发展:未来十年愿景》,详细阐述未来其海洋领域的政策布局。1)海洋领域现代化的基础设施研发:主要关注包括潜水器、飞机、陆基雷达和电缆浮标等在内的基础设施与技术,升级船舶、卫星、自主水下航行器等观测设备,加强海底探测,同时重构海洋实时监测网络,拓展Argo计划(阿尔戈计划) 。2)海洋能源及矿产的开发:勘探潜在能源(波浪、潮汐、风能、热能、石油和天然气)与评估海洋关键矿物(深海锰结核、富钴结壳等资源);3)北极安全:北极地区在资源能源、航运通道、地缘政治方面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北极地区拥有全球13%的未开发石油和30%的天然气储量,北极航道也是联系亚、欧、北美三大洲的最短航线,美国将通往美国北部国土的重要通道与阿拉斯加领土定义为北美洲北极地区并提出未来加强战略部署。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公海资源开采权一般遵循“谁勘探,谁优先”的规则。在太平洋,中国和美国都有多块具有资源专属勘探权和优先采矿权的区域。今年以来,我国海洋领域政策的部署持续加强:

      2025年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再提海洋经济发展,第六次会议首次将“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列为独立议题,会议提及的主要海洋产业包括海上风电建设、海洋生物医药与制品、海运业与海洋碳汇测算。2025年6月,国家发改委也在十五五政策课题研究中提出,统筹海洋资源开发和保护、深海极地发展、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等重点领域等。2025年3月,生态环境部启动编制《“十五五”全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交通运输部也已经开启了《十五五海事规划前期研究》。地方海洋经济政策也已形成三大经济圈竞争格局,分别针对高端装备、海上风电、智能航运、深海矿产依托地方特色而发力。

      当下美国深海科技上市公司聚焦采矿、海水淡化以及海底机器人,例如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在海洋军事、海底勘探都有相关业务,TDY泰莱达科技,聚焦自主水下航行器(AUV)业务。我国海洋及深海经济产业链的投资机会主要聚焦于深海装备、深海资源、航运港口以及海洋新能源:

      思路一,海洋装备是深海科技和海洋经济的物质基础,催生海洋装备升级→支撑深海资源开发→反哺海洋经济增值是当下海洋产业发展方向,涉及深海装备制造、涉海材料制造、海底传感器、海洋矿业、海洋油气业、海洋化工业,重点可关注国防军工、机械设备、基础化工、有色金属、石油化工等行业上市公司的表现

      思路二,通过参与关键海外港口经营,实现战略资源深度绑定。例如孟加拉将在该国第一港口吉大港,建设中国专属经济特区,为中企划拨新的土地,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斯里兰卡的汉班托塔港已经深度加入“一带一路”。通过港口构建战略外交平台,建设自主可控的全球物流网络,并延伸发展高端航运服务与海洋旅游产业,实现从“港口控制”到“物流链主导”再到“服务增值”的产业延伸。重点关注航运、港口、物流、旅游等行业。

      思路三,海洋新能源开发与碳汇保护修复协同以及海洋医药,未来海上风电的装机容量加速,潮流能、波浪能、蓝碳核算等持续发展,“渔业-光伏-碳汇”等模式持续贯彻。重点关注系以海上风电、海水淡化为主的新能源光伏、电力设备、环保行业。

      风险提示:政策落实不及预期,政策制定过程国际局势再次变化,地缘冲突。 机构: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 研究员:程翔/王胜/傅静涛 日期:2025-09-09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