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贸零售:IP系列深度之二-海外复盘:迪士尼——布局IP全生态的娱乐帝国

股票资讯 阅读:5 2025-09-09 20:52:58 评论:0

  投资要点

  IP产业海外发展早于中国,很多公司旗下IP都已家喻户晓,如日本的三丽鸥(Hello Kitty)、万代(高达)、任天堂(宝可梦)等美国的迪士尼(星黛露)、孩之宝(小马宝莉)、美泰(芭比娃娃)等,丹麦的乐高。这些公司大多起源于二战以后,腾飞大多在2000年左右,而我国IP潮玩行业起源于2010s,快速发展在2020s以后。

  因此我们推出IP海外复盘系列,这是系列二,复盘布局IP全生态的娱乐帝国——迪士尼。

  迪士尼:内容创作配合商业化,构建娱乐王国。华特迪士尼公司从动画工作室起步,已成为市值超过2000亿美元的全球娱乐巨头。公司以内容创作为核心引擎,横向扩展IP矩阵,纵向深挖IP表现形式,业务涵盖娱乐、体育和体验三大板块,包括影视流媒体、体育内容运营和全球乐园度假区等。财务上看,2024财年营收超900亿美元,娱乐、体验和体育分别占比约45%、35%和20%,美洲市场贡献约80%收入。随着流媒体业务成熟和体验业务复苏,公司毛利率有望持续回升至疫情前水平。

  发展历史:从动画工作室到全球娱乐帝国。迪士尼的发展历经五个阶段,实现全生态IP布局。(1)1923-1950s,以动画短片起步,推出首部有声动画和彩色动画,凭借《白雪公主》确立动画长片地位,沉淀出经典IP矩阵。(2)1950s-1980s,拓展电视媒介,推出《迪士尼乐园》等节目,并建成首座迪士尼乐园,实现内容传播与线下体验协同,多元娱乐帝国初具形态。(3)1980s-2000s,面临竞争与创作低谷,通过推出录像带、设立迪士尼频道、收购ABC拓展传播渠道,并成立试金石影业开发成人向内容,依托《小美人鱼》等作品实现动画复兴。(4)2000s-2010s,通过收购皮克斯、漫威和卢卡斯影业增强CG技术与IP储备,构建娱乐帝国体系。(5)2010s-2020s,积极布局流媒体,推出Disney+、控股Hulu及运营ESPN+,完成数字化内容分发转型,形成覆盖全球、全年龄段、多内容的IP生态。

  IP全生态:“全人群、全媒体、全场景”覆盖。从上游的内容创作向内容分发渠道和内容的实体化产品延伸,在内容创作上,迪士尼以动画电影起家,依托经典IP和战略性收购,建立起覆盖全人群、多元主题的优质IP矩阵;在内容分发上,公司始终紧跟媒介变革,从院线、电视到流媒体,持续拓展媒介触达渠道,确保IP持续活跃于大众视野;在内容实体上,通过主题乐园和衍生品等形式深挖商业价值,覆盖消费全场景,形成线上线下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全面释放IP生态的商业潜能。

  爆款IP孵化:米老鼠和玲娜贝儿。迪士尼在爆款IP的打造与运营上具有成熟而多元的能力。米老鼠作为经典形象,凭借与时俱进的形象焕新、乐园互动体验和多品类衍生授权,跨越百年仍保持商业活力;玲娜贝儿虽无影视内容支撑,凭借可爱造型、乐园沉浸式互动、商品发售和社交平台内容共创,与新媒体结合迅速成为现象级IP。两者共同彰显了迪士尼成熟的IP孵化能力与持续强化IP生命周期与多元价值的生态运作模式。

  投资建议

  IP潮玩行业商业模式大致可分为造星(IP平台化)和追星(IP商业化)两类,大部分公司最初都是追星模式,最终/终极目标都是造星模式。复盘当下海外IP公司,他们目前都为IP平台化公司,即具有极强的IP打造能力,但是他们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也并非最初就是平台化公司。我们梳理他们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三类:1)玩具起家的如乐高、孩之宝、美泰等;2)渠道起家的如三丽鸥等;3)内容起家的如迪士尼、任天堂等。

  我国IP产业发展起步较晚,当下阶段,我们认为无论是造星模式(IP平台化)还是追星(IP商业化)公司均有机会。

  相关标的:泡泡玛特、布鲁可、名创优品等。

  风险提示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现有IP受欢迎程度下降风险;新IP热度不及预期风险;海外发展不及预期。


中邮证券 李鑫鑫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