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设备行业研究周报-电子信息制造业稳增长方案出炉:破内卷、拓出海
投资摘要:
每周一谈:电子信息制造业稳增长方案出炉:破内卷、拓出海
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印发了《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电子信息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产业,是稳定工业经济增长、维护国家政治经济安全的关键领域,制定了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
总体要求:保持电子信息制造业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为工业经济稳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主要目标:
2025-2026年,主要预期目标是: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平均增速在7%左右,加上锂电池、光伏及元器件制造等相关领域后电子信息制造业年均营收增速达到5%以上。
到2026年,预期实现营收规模和出口比例在41个工业大类中保持首位,5个省份的电子信息制造业营收过万亿,服务器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75英寸及以上彩色电视机国内市场渗透率超过40%,个人计算机、手机向智能化、高端化迈进。
重点举措:
供给端:以“高端化+标准化”破解“内卷式”竞争:
推动电子整机高端化,提升产品供给水平;加强上下游对接,提升产业链协同水平;健全标准化工作机制,引领质量建设;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可持续创新。优化产业布局,改善产业结构:落实《关于促进制造业有序转移的指导意见》,发挥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引导作用,完善产业在国内梯度有序转移的协作机制。在破除“内卷式”竞争中实现光伏等领域高质量发展,依法治理光伏等产品低价竞争。引导地方有序布局光伏、锂电池产业,指导地方梳理产能情况。实施光伏组件、锂电池产品质量管理,深入落实《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等文件,强化与投资、金融、安全等政策联动,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加快研究以强制性国家标准为基础的储能电池产品安全推荐目录。支持协会商会建立行业自律机制,加强重点行业监测预警和风险提示,有序调整产业规模。
需求端:以“场景+出海”打开增量空间:
扩大新场景,挖掘大众消费潜力;培育新业态,强化行业应用赋能;引导企业稳步走出去,深度嵌入国际体系;促进国际资源引进来,深化产业国际合作;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稳妥应对国际贸易壁垒。
投资策略:
建议关注在产业链中技术领先,成本优势较强的公司,比如比亚迪、宁德时代。风险提示:
政策推进不及预期、海外贸易摩擦加剧。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