秩序重构下的新旧资产系列2:黄金:如何定价 走向何方?
股票资讯
阅读:3
2025-09-11 14:47:30
评论:0
金价历史新高?
年初以来,国际金价持续攀升,接连突破关键整数关口,截至2025 年9 月5 日,COMEX 黄金与伦敦现货黄金价格分别收于3653.3 美元/盎司、3586.0 美元/盎司,年内累计涨幅分别达38.3%和37.7%。回顾历史,黄金行情往往呈现“十年周期”特征,而本轮金价上涨自2019 年启动以来,也仅约6 年。随着金价创下新高,市场正面临三大核心拷问:“实际利率-黄金”负相关框架缘何失效?央行为何购金?金价走向何方?
黄金如何定价?
回归传统分析框架,作为兼具商品、货币、金融三重属性的特殊资产,黄金价格体现出与通胀正相关,与美元、实际利率负相关的特性。基于此,10 年期美债实际利率一度成为市场公认的黄金定价“锚”。但这一规律在2022 年以来明显失效,我们认为这可能缘于两大因素:1)实际利率本身有问题:定价框架可能仅在低利率时期有效,高通胀环境下实际利率本身也可能会系统性失真;2)央行购金推升了金价。
究其根本,传统分析框架的失效并非是对传统定价框架的颠覆,而是提示我们回归供需决定价格的底层逻辑。对于黄金而言:1)供给方面,受矿产资源稀缺性以及较长的勘探和开采周期约束,供给相对稳定;2)需求方面,主导因素从投资增值向战略配置转变,推动黄金定价锚出现了从“实际利率”向“央行购金”的转向。
央行为何购金?
布雷顿森林体系为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奠定基础,但该体系逐渐显现裂痕,各国央行纷纷加大黄金储备的购买力度,这一趋势反映出国际社会对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信任度正在下降。俄乌冲突爆发后,美欧日英等国家冻结俄罗斯储备资产,强烈冲击全球信用体系。俄罗斯自此开始加快黄金储备速度。该事件成为各国央行购金的直接诱发因素。
从更深层次来看,美国自身债务高企也透支了美元信用。截至2024 年年底,美国联邦政府债务规模占GDP 的比重达124.3%,单位新增债务对应的GDP 值趋势性下滑。在技术进步尚无法有效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改善经济产出的背景下,美国偿债能力受限,只能通过“债滚债”、印钞稀释债务等方式短暂缓和债务压力,但这些做法都是以透支美国主权信用为代价。因此,对于其他国家而言,最好的选择就是减持美元资产,购置更为安全、且抗通胀的黄金。
此外,全球秩序面临重构也推动央行购金以规避政治风险。具体来看,美国政治极化一方面导致美国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削弱了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稳定性基础。另一方面也导致美国对外政策的工具化倾向,这促使各国央行,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倾向于通过增持黄金来对冲美元体系可能出现的结构性风险。而在新兴经济体追赶发达经济体过程中,有陷入修昔底德陷阱的风险。因此,新兴经济体出于发展、安全等因素考虑,多会选择减持美元资产、增持黄金。
金价走向何方?
长期来看,地缘政治风险和政治极化仍在加剧,央行购金已从短期避险行为演变为长期战略选择。一方面,地缘政治风险的升级显著提升了黄金的避险吸引力;另一方面,政治极化趋势加剧了美元信用危机,强化了央行购金的需求。同时,当前全球主要国家军费占GDP 比重均处于历史低位,表明各国在国防投入上相对克制,为金价下行风险设置了“安全垫”。
聚焦央行购置行为看,黄金占各国央行资产比例依然较低,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同时其购置意愿持续提升,2024 年世界黄金协会调查问卷显示,81%的央行认为,未来12 个月全球央行的黄金储备量将增加。聚焦我国来看,一方面央行持续增持黄金,另一方面金管总局还允许10 家试点保险公司开展黄金投资业务。这有望为金价的持续上涨提供持续的增量资金支持。
风险提示
1、地缘政治风险超预期缓和;2、美联储降息触发风险偏好切换;3、财政纪律整顿带来美元信用体系修复;4、技术革命驱动美国经济超预期增长。 机构: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于博/黄帅/敬成宇 日期:2025-09-11
年初以来,国际金价持续攀升,接连突破关键整数关口,截至2025 年9 月5 日,COMEX 黄金与伦敦现货黄金价格分别收于3653.3 美元/盎司、3586.0 美元/盎司,年内累计涨幅分别达38.3%和37.7%。回顾历史,黄金行情往往呈现“十年周期”特征,而本轮金价上涨自2019 年启动以来,也仅约6 年。随着金价创下新高,市场正面临三大核心拷问:“实际利率-黄金”负相关框架缘何失效?央行为何购金?金价走向何方?
黄金如何定价?
回归传统分析框架,作为兼具商品、货币、金融三重属性的特殊资产,黄金价格体现出与通胀正相关,与美元、实际利率负相关的特性。基于此,10 年期美债实际利率一度成为市场公认的黄金定价“锚”。但这一规律在2022 年以来明显失效,我们认为这可能缘于两大因素:1)实际利率本身有问题:定价框架可能仅在低利率时期有效,高通胀环境下实际利率本身也可能会系统性失真;2)央行购金推升了金价。
究其根本,传统分析框架的失效并非是对传统定价框架的颠覆,而是提示我们回归供需决定价格的底层逻辑。对于黄金而言:1)供给方面,受矿产资源稀缺性以及较长的勘探和开采周期约束,供给相对稳定;2)需求方面,主导因素从投资增值向战略配置转变,推动黄金定价锚出现了从“实际利率”向“央行购金”的转向。
央行为何购金?
布雷顿森林体系为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奠定基础,但该体系逐渐显现裂痕,各国央行纷纷加大黄金储备的购买力度,这一趋势反映出国际社会对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信任度正在下降。俄乌冲突爆发后,美欧日英等国家冻结俄罗斯储备资产,强烈冲击全球信用体系。俄罗斯自此开始加快黄金储备速度。该事件成为各国央行购金的直接诱发因素。
从更深层次来看,美国自身债务高企也透支了美元信用。截至2024 年年底,美国联邦政府债务规模占GDP 的比重达124.3%,单位新增债务对应的GDP 值趋势性下滑。在技术进步尚无法有效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改善经济产出的背景下,美国偿债能力受限,只能通过“债滚债”、印钞稀释债务等方式短暂缓和债务压力,但这些做法都是以透支美国主权信用为代价。因此,对于其他国家而言,最好的选择就是减持美元资产,购置更为安全、且抗通胀的黄金。
此外,全球秩序面临重构也推动央行购金以规避政治风险。具体来看,美国政治极化一方面导致美国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削弱了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稳定性基础。另一方面也导致美国对外政策的工具化倾向,这促使各国央行,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倾向于通过增持黄金来对冲美元体系可能出现的结构性风险。而在新兴经济体追赶发达经济体过程中,有陷入修昔底德陷阱的风险。因此,新兴经济体出于发展、安全等因素考虑,多会选择减持美元资产、增持黄金。
金价走向何方?
长期来看,地缘政治风险和政治极化仍在加剧,央行购金已从短期避险行为演变为长期战略选择。一方面,地缘政治风险的升级显著提升了黄金的避险吸引力;另一方面,政治极化趋势加剧了美元信用危机,强化了央行购金的需求。同时,当前全球主要国家军费占GDP 比重均处于历史低位,表明各国在国防投入上相对克制,为金价下行风险设置了“安全垫”。
聚焦央行购置行为看,黄金占各国央行资产比例依然较低,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同时其购置意愿持续提升,2024 年世界黄金协会调查问卷显示,81%的央行认为,未来12 个月全球央行的黄金储备量将增加。聚焦我国来看,一方面央行持续增持黄金,另一方面金管总局还允许10 家试点保险公司开展黄金投资业务。这有望为金价的持续上涨提供持续的增量资金支持。
风险提示
1、地缘政治风险超预期缓和;2、美联储降息触发风险偏好切换;3、财政纪律整顿带来美元信用体系修复;4、技术革命驱动美国经济超预期增长。 机构: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于博/黄帅/敬成宇 日期:2025-09-11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