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行业月报:半导体行业25Q2持续稳健增长,国产AI算力厂商业绩表现亮眼

股票资讯 阅读:4 2025-09-11 16:58:17 评论:0

  投资要点:

  8月半导体行业表现相对较强。2025年8月国内半导体行业(中信)上涨23.84%,同期沪深300上涨10.33%,其中集成电路上涨31.47%,分立器件上涨16.29%,半导体材料上涨15.24%,半导体设备上涨13.67%;半导体行业(中信)年初至今上涨36.16%。2025年8月费城半导体指数上涨1.09%,同期纳斯达克100上涨0.85%,费城半导体指数年初至今上涨13.84%。

  半导体行业25Q2持续稳健增长,国产AI算力芯片厂商业绩表现亮眼。半导体行业(中信)25Q2营业收入为1884.29亿元,同比增长13.87%,25Q2归母净利润为147.63亿元,同比增长23.99%;半导体行业25Q2毛利率同环比持续回升。国产AI算力芯片厂商25Q2业绩表现亮眼,寒武纪25Q2营收同比增长4425.01%,环比增长59.19%,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24.97%,环比增长92.03%;海光信息25Q2营收同比增长41.15%,环比增长27.66%;芯原股份25Q2营收环比增长49.90%;国产AI算力芯片厂商进入国产替代加速期,有望持续提升市场份额。

  全球半导体月度销售额继续同比增长,国内外云厂商持续加大资本支出。2025年7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同比增长20.6%,连续21个月实现同比增长,环比增长3.6%;根据WSTS的预测,预计2025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将同比增长11.2%。下游需求呈现结构分化趋势,消费类需求在逐步复苏中,AI算力硬件基础设施需求持续旺盛,25Q2北美四大云厂商谷歌、微软、Meta、亚马逊资本支出合计同比增长69%,环比增长23%;25Q2国内三大互联网厂商阿里巴巴、百度、腾讯资本开支合计同比增长168%,环比增长12%。全球部分晶圆厂产能利用率25Q2环比显著提升,全球部分芯片厂商25Q2库存水位环比小幅下降,国内部分芯片厂商25Q2库存水位环比大幅下降。2025年8月DRAM与NANDFlash月度现货价格环比有所分化,TrendForce预计25Q3DRAM与NAND Flash价格有望持续上涨。根据SEAJ的数据,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25Q2同比增长23%,中国半导体设备销售额25Q2同比下降7%,2025年7月日本半导体设备销售额同比增长18.1%,环比增长1.6%;SEMI预计2025年全球晶圆厂设备支出将同比增长2%。全球硅片出货量25Q2同比增长9.6%,环比增长14.9%,SEMI预计25H2将持续复苏。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目前半导体行业仍处于上行周期,AI为推动半导体行业成长的重要动力。

  投资建议。英伟达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表示:据估算,2025年中国市场将为英伟达带来约500亿美元的机会,预计中国市场未来几年将实现约50%的复合增速。英伟达主导全球高端AI算力芯片市场,国产AI算力芯片自主可控需求仍然迫切,国产替代空间巨大。国内三大互联网厂商阿里巴巴、百度、腾讯2023年开始不断加大资本开支,25Q2三大互联网厂商的资本开支合计为616亿元,同比增长168%,环比增长12%。国产AI算力芯片厂商寒武纪、海光信息、芯原股份25Q2业绩表现亮眼,国产AI算力芯片厂商进入加速发展期,有望持续提升市场份额,建议关注国产AI算力芯片产业链投资机会。

  受益于AI对于公司核心业务的推动,北美四大云厂商谷歌、微软、Meta、亚马逊持续加大资本开支,25Q2四大云厂商的资本开支合计为874亿美元,同比增长69%,环比增长23%。北美云厂商上调资本支出预算,谷歌将2025年资本支出预算从750亿美元上调13%至850亿美元;Meta上调2025年资本支出预算至660-720亿美元(前值为640-720亿美元),同比增长68%-84%,预计2026年资本支出将继续实现显著增长;微软预计25Q3资本支出将超过300亿美元;甲骨文剩余履约合同(RPO)达到4550亿美元,同比增长359%,较上一季度增加3170亿美元,预计2026财年资本支出将达到350亿美元,同比增长65%。黄仁勋表示:超大规模云厂商的资本支出在2025年将达到6000亿美元,预计2030年AI基础设施市场规模将达到3万亿至4万亿美元,预计超大规模云厂商2025-2030年资本支出复合增速高达46%。目前北美云厂商从AI投资中获得了积极回报,并持续加大AI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推动AI算力硬件基础设施需求旺盛,建议关注PCB、铜连接、光芯片等领域投资机会。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国内厂商研发进展不及预期,国产化进度不及预期,国际地缘政治冲突加剧风险。


中原证券 邹臣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