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迭代!PCB行业受益AI高速增长

股票资讯 阅读:4 2025-09-12 14:00:48 评论:0

  AI 驱动 PCB 高速成长

  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制电路板)是电子设备中用于支撑和连接电子元器件的核心基础件,通过印刷工艺在绝缘基板上形成导电铜箔线路,实现电气信号传输与元器件机械固定,并通过钻孔(通孔、盲孔等)实现多层电路互连,承载电子系统的信号收发、电源供给及数据处理功 能,广泛应用于计算机、通信设备、汽车电子、 AI 服务器等领域。

  PCB 被称为电子之母,是电子电路的基础载体。 PCB 分类方式多种, 按层数可分为单面板、双面板及多层板(含中低层与高多层板);按结构与材质可分为刚性板、柔性板(FPC)及刚柔结合板;按技术特性与场景则涵盖高密度互连板(HDI)、 IC 载板、高频高速板等高端品类。 不同产品通常需要相对应的特性,比如可穿戴设备通常需要满足柔性、高密度的特性,而 AI 产品通常则需要满足高频高速、多层的特性。

  全球 PCB 产业正处于结构性升级的关键窗口期, AI 算力需求的指数级增长正成为重塑行业格局的核心变量。 Prismark 数据显示, 2025 年全球 PCB 市场规模有望突破 786 亿美元, AI 服务器、智能电动汽车及高速通信设备构成三大增长支柱。特别值得关注的是, AI 服务器用 PCB 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预计达 32.5%,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这一趋势源于英伟达等芯片巨头持续推出 Blackwell 系列等先进 GPU架构,倒逼 PCB 在层数设计、材料选型及工艺精度等方面全面升级。以 AI 服务器为例, GPU 板组扩容推动连接带宽需求激增,促使 PCB 层数从常规 8-12 层向 16+层演进,并需采用 M9 系列等低损耗覆铜板确保信号完整性。此外, CPO(共封装光学) 技术的渗透进一步催生对 HDI 板及刚挠结合板的需求,持续拓展高端应用场景。

  AI 大模型的横空出世使得算力需求激增,而在 GPU 供不应求的同时,也对背后的 PCB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英伟达为例,其主导的开放式加速器模块(OAM)和通用基板(UBB)架构对 PCB 提出了极高技术要求,通常需要采用高阶高密度互连(HDI)技术或超高层数多层板。 GB200 的 Blackwell 架构 GPU采用 4nm 制程与 3D 封装, Tensor 核心集成度提升 3 倍,单卡算力达 5PFLOPs。为匹配超高算力, 20层以上的多层 HDI 板渐成标配,显著提升了 PCB 行业的制造难度和价值量。

  在 AI 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谷歌、 Meta、亚马逊、 特斯拉等科技巨头加速布局自研 ASIC 芯片领域,以应对持续攀升的 AI 算力需求。

  ASIC 芯片凭借其高度定制化特性及优异的能效表现,正成为 AI 训练与推理场景中的核心硬件。与此同时, ASIC 芯片的普及也显著拉动了高密度互连(HDI) PCB 的市场需求。HDI 板凭借其高布线密度、出色的电气性能及紧凑型结构设计,已成为支撑复杂芯片功能的优选方案。ASIC 芯片的先进封装技术对高频高速 PCB 提出了更严苛的性能指标。随着 AI 芯片性能持续突破,其封装形式正朝着异构集成方向快速演进, FC-BGA(倒装芯片球栅阵列)和 CPO 等先进封装方案的应用,对 PCB 的高频信号传输性能、低损耗材料特性及多层结构稳定性提出了全新挑战。


深圳来觅数据信息科技 李沛瑶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