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通胀数据点评:内生动能对核心CPI与PPI的支撑作用更加显著
股票资讯
阅读:1
2025-09-12 16:23:27
评论:0
研究结论
8 月核心CPI 和PPI 同比均回暖是供需两端政策同时发力的结果,且这种效果未来还将延续:一方面,促消费政策持续带动各类工业消费品需求改善,助力核心CPI同比涨幅连续第4 个月扩大;另一方面,针对产量与价格的治理正在落地,不仅光伏等部分新兴行业的PPI 同比延续前期改善,黑色金属冶炼等部分传统上游原材料行业的PPI 同比改善幅度更为瞩目,后者是3 月以来PPI 同比降幅首次收窄的关键。展望后续,短期外贸环境恶化仍难以避免,无论是CPI 还是PPI,未来修复的主要动能都将来自内需,而宏观政策对内需支持的强化预计也会持续在位,其中,一是在“以旧换新”支撑商品消费的基础上,服务消费或将成为增量,重点关注“科技+服务”组合拳对服务消费意愿的提振;二是市场竞争秩序将持续优化,新兴行业与传统行业有望合力推动PPI 降幅持续收窄。
CPI 同时受到“反内卷”、“投资于人”等多方面政策的影响,家电等部分工业消费品价格回暖推动核心CPI 同比增幅连续4 个月扩大。工业消费品价格改善,一方面是因为各项扩大商品需求政策的效果逐渐显现,如家用器具、汽车、通信设备等工业消费品价格同比增速上升(如8 月家用器具价格同比涨幅为4.6%,为2016 年以来最高值),另一方面金价上涨也有一定贡献。与此同时,8 月服务消费价格表现则较为平淡,同比增长0.6%(前值0.5%,后同),增幅小幅扩大主要与旅游等暑期消费相关。此外需要注意的是,8 月CPI 同比与核心CPI 同比分别为-0.4%和0.9%(0%和0.8%),走势出现明显分化,主要是受到猪肉等食品的价格拖累,对此我们延续此前判断,在猪周期的影响下,年内这一分化现象将会延续,因此核心CPI 的变化可能更值得关注。
工业品的角度,供需与价格调控发挥作用,克服了外需的不利因素。虽然8 月外贸环境(重点出口行业PPI 仍受到外贸压力影响,且这一因素短期内难以改善,如8月通用设备制造业,电子设备制造业、纺织服装制造业PPI 同比分别为-1.7%、-2.4%、-0.3%(-1.6%、-2.4%、-0.3%),价格压力只增不减,对PPI的抑制作用依然存在,但随着“反内卷”、稳内需等各类政策的效果进一步显现,内生动能开始主导PPI 的变化,使其呈现更多积极信号,其同比降幅为今年3 月以来首次收窄。
展望后续,随着“反内卷”进一步作用于供需关系改善,PPI 上行的有利因素不断增加,其中新兴产业保持稳步增长,相关行业PPI 同比延续良好表现,例如电子专用材料制造业、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业PPI 同比分别由上月下降1.6%和0.5%转为持平;除了科技领域,8 月上游原材料行业PPI 的改善更值得关注,为PPI 上行注入新的内生动力,最新数据显示煤炭、黑色金属等以内需定价为主的行业PPI 同比增速均显著提升,如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PPI 同比分别为-5.3%、-4%(-9.1%、-10%),意味着上游原材料行业的产量与价格对PPI 的改善已经可感可及。
同时,升级类消费需求依然是PPI 的重要支撑分项,这也是消费领域不断演进的趋势所在。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8 月工艺美术及礼仪用品制造、运动用球类制造、营养食品制造PPI 同比增速均不低于0.9%,表现依然持续强于其他消费品行业PPI同比增速(一般消费品和耐用消费品8 月PPI 同比分别为0.4%和-3.7%),我们预计这一变化未来还将持续演绎。
风险提示
政策效果不及预期的风险;
地缘冲突演绎导致大宗商品价格波动超预期的风险。 机构: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孙国翔/孙金霞/陈至奕 日期:2025-09-12
8 月核心CPI 和PPI 同比均回暖是供需两端政策同时发力的结果,且这种效果未来还将延续:一方面,促消费政策持续带动各类工业消费品需求改善,助力核心CPI同比涨幅连续第4 个月扩大;另一方面,针对产量与价格的治理正在落地,不仅光伏等部分新兴行业的PPI 同比延续前期改善,黑色金属冶炼等部分传统上游原材料行业的PPI 同比改善幅度更为瞩目,后者是3 月以来PPI 同比降幅首次收窄的关键。展望后续,短期外贸环境恶化仍难以避免,无论是CPI 还是PPI,未来修复的主要动能都将来自内需,而宏观政策对内需支持的强化预计也会持续在位,其中,一是在“以旧换新”支撑商品消费的基础上,服务消费或将成为增量,重点关注“科技+服务”组合拳对服务消费意愿的提振;二是市场竞争秩序将持续优化,新兴行业与传统行业有望合力推动PPI 降幅持续收窄。
CPI 同时受到“反内卷”、“投资于人”等多方面政策的影响,家电等部分工业消费品价格回暖推动核心CPI 同比增幅连续4 个月扩大。工业消费品价格改善,一方面是因为各项扩大商品需求政策的效果逐渐显现,如家用器具、汽车、通信设备等工业消费品价格同比增速上升(如8 月家用器具价格同比涨幅为4.6%,为2016 年以来最高值),另一方面金价上涨也有一定贡献。与此同时,8 月服务消费价格表现则较为平淡,同比增长0.6%(前值0.5%,后同),增幅小幅扩大主要与旅游等暑期消费相关。此外需要注意的是,8 月CPI 同比与核心CPI 同比分别为-0.4%和0.9%(0%和0.8%),走势出现明显分化,主要是受到猪肉等食品的价格拖累,对此我们延续此前判断,在猪周期的影响下,年内这一分化现象将会延续,因此核心CPI 的变化可能更值得关注。
工业品的角度,供需与价格调控发挥作用,克服了外需的不利因素。虽然8 月外贸环境(重点出口行业PPI 仍受到外贸压力影响,且这一因素短期内难以改善,如8月通用设备制造业,电子设备制造业、纺织服装制造业PPI 同比分别为-1.7%、-2.4%、-0.3%(-1.6%、-2.4%、-0.3%),价格压力只增不减,对PPI的抑制作用依然存在,但随着“反内卷”、稳内需等各类政策的效果进一步显现,内生动能开始主导PPI 的变化,使其呈现更多积极信号,其同比降幅为今年3 月以来首次收窄。
展望后续,随着“反内卷”进一步作用于供需关系改善,PPI 上行的有利因素不断增加,其中新兴产业保持稳步增长,相关行业PPI 同比延续良好表现,例如电子专用材料制造业、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业PPI 同比分别由上月下降1.6%和0.5%转为持平;除了科技领域,8 月上游原材料行业PPI 的改善更值得关注,为PPI 上行注入新的内生动力,最新数据显示煤炭、黑色金属等以内需定价为主的行业PPI 同比增速均显著提升,如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PPI 同比分别为-5.3%、-4%(-9.1%、-10%),意味着上游原材料行业的产量与价格对PPI 的改善已经可感可及。
同时,升级类消费需求依然是PPI 的重要支撑分项,这也是消费领域不断演进的趋势所在。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8 月工艺美术及礼仪用品制造、运动用球类制造、营养食品制造PPI 同比增速均不低于0.9%,表现依然持续强于其他消费品行业PPI同比增速(一般消费品和耐用消费品8 月PPI 同比分别为0.4%和-3.7%),我们预计这一变化未来还将持续演绎。
风险提示
政策效果不及预期的风险;
地缘冲突演绎导致大宗商品价格波动超预期的风险。 机构: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孙国翔/孙金霞/陈至奕 日期:2025-09-12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