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发集团(600141) 磷矿石高景气持续,草甘膦景气回暖,继续强化资源优势
兴发集团(600141)
投资要点
事件:兴发集团发布2025年半年报,2025H1公司实现营收146.20亿元,同比增长9.07%;归母净利润7.27亿元,同比下降9.72%;扣非归母净利润6.65亿元,同比下降11.83%;毛利率16.44%,同比下滑0.94pct;净利率5.39%,同比下滑0.64pct。单季度看,25Q2实现营收73.91亿元,同比增长13.44%,环比增长2.25%;归母净利润4.16亿元,同比下降1.72%,环比增长34.00%;扣非归母净利润4.37亿,同比增长10.14%,环比增长91.06%;毛利率19.87%,同比下滑0.61pct,环比提升6.94pct;净利率6.14%,同比下滑0.4pct,环比提升1.52pct。
磷矿石资源丰富,产能有望进一步提高。截止2025H1,公司拥有采矿权磷矿资源储量约3.95亿吨,磷矿石设计产能585万吨/年,同时拥有处于探矿和探转采阶段磷矿资源约4.10亿吨(折权益)。公司在多家矿业公司中持有股份,其中全资子公司保康楚烽收购桥沟矿业50%股权,其拥有磷矿探明储量1.85亿吨,并已取得200万吨/年采矿权证;持有荆州荆化70%股份,其拥有磷矿探明储量2.89亿吨,目前处于探转采阶段;控股子公司湖北吉星持有宜安实业26%股份,其拥有磷矿探明储量3.15亿吨,已取得采矿许可证,目前处于采矿工程建设阶段,预计今年下半年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设计产能400万吨/年;持有兴华矿业45%股份,其已竞得远安县杨柳东矿区磷矿探矿权,该矿区推断资源量约1.56亿吨,目前处于探矿阶段。中远期来看,公司拥有丰富的磷矿资源开采机会,磷矿产能有望进一步提高。
草甘膦景气回暖。草甘膦是全球使用量最大除草剂品种,约占全球除草剂市场30%份额,公司农药产品主要包括草甘膦原药与制剂、百草枯原药与制剂、2,4-滴、烟嘧磺隆、咪草烟原药等,其中草甘膦系列产品收入占农药总收入比重超过90%。2025上半年公司农药产量、销量分别为11.79、13.01万吨,同比分别变化-6.72%、4.33%,销售额为25.68亿元,同比下降3.80%。2025年一季度,草甘膦市场供应充足,下游按需采购,受部分企业低价吸单等影响,草甘膦价格振荡下行,至4月底下跌至2.31万元/吨;5月以来,南美地区订单大量下发,主流企业接单良好,市场供需结构转好,推动草甘膦价格持续上涨,至6月底价格上涨至2.5万元/吨。公司现有23万吨/年草甘膦原药设计产能,产能规模居国内第一,配套制剂产能10.1万吨/年,并且公司掌握先进草甘膦生产工艺和环保治理技术,综合实力居国内领先水平。中长期来看,随着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增加以及百草枯等除草剂逐渐退出市场,未来草甘膦市场需求仍有增长空间。在技术方面,草甘膦合成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长期盈利水平有提升空间。
肥料稳健发展,重点项目稳步推进。2025年上半年原材料硫磺等价格上升,平均进价为1753.35元/吨,同比上升106.72%,导致磷酸一铵、二铵价格持续上涨,均在3900-4000元/吨左右价位波动,受国内出口政策影响,上半年磷酸二铵出口数量锐减,累计出口59.9万吨,同比减少91.27万吨,国际磷酸二铵供应紧张,出口价格持续上涨,由1月4500元/吨左右上升至6月底约5300元/吨,海内外价差急剧扩大。在此背景下,公司产能不减、重点项目稳步推进,湖北兴瑞100万米/年有机硅皮革、15万平方米/年有机硅泡棉,远安吉星5.3万吨/年黄磷技术升级改造项目、5000吨/年XF-A项目全面建成投产,新疆兴发3000吨/年四氧化二氮项目投料试车,进一步提升公司磷硫产业链综合竞争力,在海内外市场实现持续盈利。
电子化学品厚积薄发,增强公司发展动能。公司控股子公司兴福电子经过10多年发展,长时间产业建设,已建成6万吨/年电子级磷酸、10万吨/年电子级硫酸、3万吨/年电子级双氧水、5.4万吨/年功能湿电子化学品以及2万吨/年电子级氨水联产1万吨/年电子级氨气产能,产能规模居行业前列,产品质量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并且已对多家国内外知名半导体客户进行批量供应,逐渐完善海内外的产业布局。目前兴福电子正在推进4万吨/年超高纯电子化学品项目、3万吨/年电子级双氧水扩建等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增强公司微电子新材料产业发展动能。
投资建议:兴发集团以高端新材料、新能源产业为核心战略布局,持续加码研发投入及成果转化,全面提高资源能源自给率,推进磷、硅、硫、盐、氟化工融合发展,形成了资源能源为基础、精细化工为主导、关联产业相配套产业格局。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309.82/340.70/373.3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1%/10.0%/9.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05/25.34/30.2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2%/26.4%/19.5%,对应PE分别为15.5x/12.3x/10.3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需求不及预期;行业政策变化;贸易摩擦风险;项目进度不确定性;安全环保风险。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