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策论(第9期):9月季节效应与右侧跟踪
股票资讯
阅读:4
2025-09-13 16:00:03
评论:0
往后看,未来1 个月左右,市场的中性假设是在成交额2.0-2.5 万亿环境下,上证指数在3674-3888 点区间震荡,对应AI 硬件、创新药等前期主线板块横盘震荡,中低位板块轮动脉冲。几个逻辑:
(1)9 月下旬市场或面临季节性压制。海外方面,美股9 月魔咒可能对A 股形成负映射,宏观上,预算谈判、财政部加快发债、企业缴税与FOMC 降息落地可能对资金面和风险偏好形成压制;市场上,共同基金清理亏损头寸及欧美交易员休假结束后的组合再平衡,或加剧美股抛压。国内方面,9 月中下旬A 股常受国庆假期效应拖累,多表现为缩量震荡、偏弱调整,若市场一致看好四季度行情,合理的进场时点往往在9 月最后两个交易日、市场整体性价比修复之后。
(2)继续上行的两个强假设。其一是成交放量且换手率维持或温和提升,意味着观望资金进场、持筹资金锁定良好,但现实中面临公募限购带来的增量资金约束、居民入市意愿亦受到亏钱示范效应的扰动、以及短期投机资金兑现后的负反馈,因此短期内实现可能性较低;其二是成交量维持但换手率下降,即在观望资金进场有限的情况下,依靠持筹资金锁仓来支撑股价,无量拉升即可延续上涨,这一模式的实现概率更高,因为高位抛压并非基本面被证伪、而是交易性因素所致,一旦扰动出清,锁仓意愿主动或被动修复的情况下,也可在无明显增量资金入场的情况下推动指数延续上行。
(3)市场阶段性进入降仓周期。指数周一进行了2.5 万亿以下缩量的二次确认,市场交投意愿进入了短期级别的萎缩周期。在此环境下,单日大涨多源于事件驱动脉冲或技术性反抽,缺乏持续性,次日往往因投机兑现而无溢价,板块扩散效应减弱。
总结来看,受到9 月国内外季节效应,以及机构抱团被动修正的影响,市场阶段性进入降仓周期,事后来看已持续近两周,按规律剩余时长约半个月。这就意味着,在9 月最后一周左右,仓位反而可以适度积极,以博弈国庆假期后的跨节行情。
在降仓阶段中,理论上容易受损的是前期高位方向,策略上应降低权益风险暴露,可考虑分散部分持仓至低位方向、等待轮动脉冲后兑现。按这个思路,继续建议关注:①成长内部,半导体(设备、存储)、消费电子(Mate 80);②顺周期内部,消费(零售商超、休闲食品、纺服家居),资源周期品(贵金属、化工)。
风险提示:地缘摩擦升温;海外宽松的节奏低于预期;产业进展节奏低于预期;国内稳增长政策力度不及预期使得经济复苏乏力等。 机构: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刘晨明/逸昕 日期:2025-09-13
(1)9 月下旬市场或面临季节性压制。海外方面,美股9 月魔咒可能对A 股形成负映射,宏观上,预算谈判、财政部加快发债、企业缴税与FOMC 降息落地可能对资金面和风险偏好形成压制;市场上,共同基金清理亏损头寸及欧美交易员休假结束后的组合再平衡,或加剧美股抛压。国内方面,9 月中下旬A 股常受国庆假期效应拖累,多表现为缩量震荡、偏弱调整,若市场一致看好四季度行情,合理的进场时点往往在9 月最后两个交易日、市场整体性价比修复之后。
(2)继续上行的两个强假设。其一是成交放量且换手率维持或温和提升,意味着观望资金进场、持筹资金锁定良好,但现实中面临公募限购带来的增量资金约束、居民入市意愿亦受到亏钱示范效应的扰动、以及短期投机资金兑现后的负反馈,因此短期内实现可能性较低;其二是成交量维持但换手率下降,即在观望资金进场有限的情况下,依靠持筹资金锁仓来支撑股价,无量拉升即可延续上涨,这一模式的实现概率更高,因为高位抛压并非基本面被证伪、而是交易性因素所致,一旦扰动出清,锁仓意愿主动或被动修复的情况下,也可在无明显增量资金入场的情况下推动指数延续上行。
(3)市场阶段性进入降仓周期。指数周一进行了2.5 万亿以下缩量的二次确认,市场交投意愿进入了短期级别的萎缩周期。在此环境下,单日大涨多源于事件驱动脉冲或技术性反抽,缺乏持续性,次日往往因投机兑现而无溢价,板块扩散效应减弱。
总结来看,受到9 月国内外季节效应,以及机构抱团被动修正的影响,市场阶段性进入降仓周期,事后来看已持续近两周,按规律剩余时长约半个月。这就意味着,在9 月最后一周左右,仓位反而可以适度积极,以博弈国庆假期后的跨节行情。
在降仓阶段中,理论上容易受损的是前期高位方向,策略上应降低权益风险暴露,可考虑分散部分持仓至低位方向、等待轮动脉冲后兑现。按这个思路,继续建议关注:①成长内部,半导体(设备、存储)、消费电子(Mate 80);②顺周期内部,消费(零售商超、休闲食品、纺服家居),资源周期品(贵金属、化工)。
风险提示:地缘摩擦升温;海外宽松的节奏低于预期;产业进展节奏低于预期;国内稳增长政策力度不及预期使得经济复苏乏力等。 机构: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刘晨明/逸昕 日期:2025-09-13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