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定期报告:如何看待近期A股科技板块上行?

股票资讯 阅读:3 2025-09-14 17:35:35 评论:0
  一、如何看待近期A 股科技板块上行?

      本周市场最大的分歧集中在“科技板块是否仍能持续引领行情”。当前市场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被确认为政策主线,10 月四中全会预计将进一步明确方向;从海外对标经验看,AI、算力、半导体在技术周期中的产业逻辑仍处于扩展期,成长空间未被完全定价;从资金流向看,尽管科创板等ETF 有阶段性赎回,但北向资金成交持续处于高位,两融余额再创新高,显示资金并未真正退出,而是进行结构调整。但同时科创与创业板ETF 整体存在赎回趋势,以及产业资本高位减持,说明资金兑现压力仍在。这种多空博弈,使得科技板块的持续性成为决定市场趋势的核心矛盾:若政策与外部事件形成催化,场外资金接力流入,科技有望继续引领;若资金兑现加速,则可能转入高低切换。

      从资金面看,长线资金托底,杠杆资金持续流入,产业资本部分落袋为安。杠杆资金仍较为充足。截至9 月11 日,两融余额报2.34 万亿元,仍处于历史高位。市场平均担保比例维持在287.25%左右的高位,显示投资者情绪普遍乐观,对安全边际需求较低。红利指数、沪深300、中证500ETF 以及创业板指ETF 的申购规模在本周转正,长线资金对低位权重与高股息方向的配置需求增强,对科技主线仍坚定持有。

      与此同时,北向资金本周日均成交额保持在3000 亿元以上,外资交易活跃度存在一定韧性。科创板资金仍有分歧。科创板ETF 本周延续净赎回,与创业板ETF 的净申购形成对比,显示资金在科技板块内切换,但未完全撤出科技主线。产业资本减持规模创新高,高位兑现压力扩大。9 月第二周重要股东净减持额约163.55 亿元,较上周大幅上升,反映产业资本的短期谨慎态度。

      外部事件可能助推科技主线强化。展望9 月中下旬,中美经贸谈判若达成实质性成果,或将进一步提振投资者情绪,缓和市场对外部不确定性的担忧。10 月四中全会预计将正式召开,“十五五规划”大概率聚焦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对中长期科技产业政策预期有望强化。两大事件均可能成为对市场情绪与资金流向产生重要影响。

      短期热点方面,因Anthropic 对中国相关企业的限制趋严,禁止多数股权由中国资本持有的公司及其子公司使用其AI 服务,因而国产替代逻辑(如kimi 等AI 应用)有望继续受到市场关注。同时,美国甲骨文的业绩超预期,带动海外AI 产业链走强,亦可能对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股等相关A/H 股标的形成情绪溢出效应。

      近期金融反腐进一步推进,释放出明确政策信号:防风险是金融监管的首要原则。市场预期政策对资本市场的呵护仍在,但监管层面对杠杆和泡沫的容忍度下降。尽管政策面积极引导长线资金入市,强化“慢牛”预期,但“防风险”是隐含的先决条件。

      本轮行情不会简单复制2015 年那种流动性推动的全面泡沫化牛市,更可能呈现“一波三折、快速轮动”的结构性特征。未来行情的约束因素包括:杠杆资金比例变化、整体估值水平(股债性价比)以及地方政府债务带来的利率压力。

      二、投资建议

      我们判断,本轮调整的级别大体仍与去年12 月中旬相当。但需要注意的是,短期内高位科技、成长以及中小市值板块的调整尚未完成,目前并不适合追高。若市场再次下探,则可择机低位布局券商及部分科技龙头。就当前时点而言,配置重心仍应放在偏防御的方向上,包括:科技板块内部的高切低、红利板块(如电力等)、周期板块(在“反内卷”政策强化下或有延续表现)、外资偏好的恒生科技,以及债市等处于相对低位的资产。

      风险提示:全球流动性超预期收紧,市场博弈的复杂性超预期,政策变化的节奏复杂性超预期等。 机构: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徐驰/张文宇 日期:2025-09-14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