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周报:信贷需求仍偏弱,关注财政政策发力空间

股票资讯 阅读:3 2025-09-15 15:10:26 评论:0

  核心观点

  银行板块表现弱于市场:本周沪深300指数上涨1.38%,银行板块下跌0.66%,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分别-0.91%、-0.71%、-0.25%、+0.25%。个股方面,21家银行上涨,其中西安银行(+4.66%)、苏州银行(+2.49%)、常熟银行(+2.29%)、无锡银行(+1.18%)、江阴银行(+1.04%)涨幅居前。当前银行板块PB为0.7倍,股息率为4.1%。

  信贷需求仍较疲软,政府债对社融支撑减弱,存款搬家延续:8月新增社融2.57万亿元,同比少增4630亿元;截至8月末,社融存量同比+8.81%,增速环比-0.17pct。受财政靠前发力与高基数影响,政府债同比少增2519亿元,对社融的支撑减弱,8月政府债发行规模较去年同期减少约4875亿元。人民币信贷同比少增3100亿元,仍为社融增长主要拖累,居民和企业部门有效信贷需求均显疲弱,其中,受消费、购房需求走弱影响,居民短贷、中长贷均少增;企业中长贷少增显示融资需求仍偏弱。M1继续改善、M2保持平稳,分别同比+6%、+8.8%,资金活化趋势延续。8月单月,金融机构存款同比少增1600亿元,其中,非银存款同比多增5500亿元,预计主要来自居民存款搬家,8月资本市场持续活跃,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环比继续增长。

  十四五期间财政政策成效凸显,预计未来发力空间仍足: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财政改革发展成效,从银行角度主要关注:(1)财政宏观调控积极有为,调控力度更大、工具更丰富、发力更精准、时机更灵活,同时,财政货币政策协调性增强,如今年发行5000亿元特别国债为大型银行注资,预计撬动信贷投放6万亿元。(2)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化解有力有效。其中地方债务方面,截至今年8月底,累计发行4万亿元专项债用于化债,置换后地方债务平均利息成本降低超2.5pct,节约利息支出超4500亿元;截至6月末,超六成融资平台实现退出。(3)出台政策组合拳支持内需、科技等重点领域高质量发展。财政部表示,“十五五”期间将更高效能加强财政宏观调控,统筹防风险与促发展,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灵活性预见性。如创新运用财税政策工具扩内需,加大科技领域财政支持力度,加快建立健全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提前下达部分2026年新增地方债务限额等。随着十四五期间财政政策工具箱不断丰富、政策调节与协同能力提升,以及存量政策成效释放、风险逐步收敛,财政政策对重点领域支持力度有望延续,同时,建设长效机制和提高政策效能将成为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投资建议:政府债对社融支撑减弱,信贷需求仍待修复。存款搬家现象延续。财政政策基调积极,银行基本面积极因素持续积累,中期业绩改善,拐点可期。消费贷、经营贷贴息落地,关注政策成效释放以及零售业务需求和风险改善情况,以及10月二十届四中全会、十五五规划改革措施。结合多维增量资金加速银行估值重塑,我们继续看好银行板块配置价值,维持推荐评级。个股方面,推荐工商银行(601398)、农业银行(601288)、邮储银行(601658)、江苏银行(600919)、杭州银行(600926)、招商银行(600036)。

  风险提示:经济不及预期,资产质量恶化风险;利率下行,NIM承压风险;关税冲击,需求走弱风险。


中国银河 张一纬,袁世麟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