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快评:终端需求政策需加力
股票资讯
阅读:3
2025-09-16 20:48:20
评论:0
核心观点:对于8 月经济数据,我们讨论对政策的影响1、首先,过往经验来看,触发政策加码的条件思考。从需求端来看,以出口、社零、制造业投资合计的增速代表顺周期需求(债务依赖低,政策掌控力弱)增速走低时,有四次带来政策的加码(体现在基建、地产等逆周期数据上)。
从供给端来看,以PMI 综合产出指数代表供给,有五次进入局部低点时带来政策加码。8 月,两个条件均已触发,政策加码必要性上升。
2、其次,讨论本轮政策加码的方向。考虑到当前的宏观背景是物价偏低,政策加码应既兼顾短期需求,也兼顾中期供需矛盾。更可能的方向或是制造业的“需求端”以服务消费的促进与释放。对于制造业上游,当前制造业上游投资已经快速回落,需要加码的是制造业上游对应的需求,如可适当前置十五五重大工程叠加“准财政”发力。对于制造业中游,当前需求增速尚可,关注机电出口、耐用品消费增速的变化。此外,对于服务业,可在供需两端加力促进服务消费,包括餐饮的消费需求;医疗、教育、文娱的差异化供给等。
一、8 月经济数据点评:终端需求政策需加力(一)政策触发的可能条件观察
对于需求侧,将宏观需求分为两块,2007 年以来有四次,在内生需求有下行压力时,政策通过逆周期予以加码。8 月,顺周期需求增速降至2.2%,明显低于2 季度的名义GDP 增速,或可能需要政策加码。
对于供给侧,观察综合PMI 产出指数,2020 年以来有五次,在综合PMI 产出指数进入阶段性低点时,迎来政策加码。包括2020 年Q1(PMI 综合产出指数44.9%)、2022 年Q2(48.4%)、2022 年Q4(46.2%)、2023 年Q4(50.4%)、2024 年Q3(50.2%)。今年7-8 月,PMI 综合产出指数均值为50.3%,若9 月继续回落,三季度PMI 综合产出均值或处于一个接近2024 年Q3 的低位。
(二)政策加力的方向思考
考虑到当前物价仍处于低位,政策加力的方向或需要围绕终端需求展开(即,不增加工业的未来供给)。可能的方向包括促进服务消费(包括餐饮、旅游、教育、医疗等)、十五五重大工程适当前置等。
1)五年规划重大工程适当前置:观察建筑业在五年规划周期里的订单增速变化,前三年平均增速明显好于后两年。例如十四五期间前三年平均增速为6.16%,2024-2025 年上半年,平均增速为-5.8%。考虑到2026 年开始进入十五五,可以考虑将十五五规划涉及的重大工程适度前置。
2)促进服务消费:以餐饮为例,今年6 月开始增速有所走低,6-8 月分别为0.9%、1.1%、2.1%。此前2019 年,餐饮增速高达9.4%。考虑到餐饮的体量较大(直接占社零10%以上,若考虑可能带动的饮料、烟酒消费,则体量更大),若餐饮增速能回升,社零有望得到修复。此外,服务消费的供给或同样有待加强,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体娱乐三个行业,1-8 月投资累计增速分别为-5.2%、-8%、1.2%。
二、8 月主要经济数据
8 月来看,供给侧有所回落,8 月工增增速为5.2%,服务业增生产指数为5.6%。
考虑到建筑业可能承压,预计三季度GDP 增速或在4.8%左右。
需求侧:8 月社零增速同比为3.4%,前值为3.7%。出口同比增速为4.4%,前值为7.2%。8 月地产销售面积同比为-10.6%,前值为-7.8%。8 月固投当月同比增速为-7.1%,前值为-5.3%。地产投资8 月当月同比为-19.4%。制造业投资8月当月同比为-1.3%。基建投资8 月当月同比为-6.4%,其他行业(地产、基建、制造业投资之外)8 月当月增速为-7.1%。
风险提示:外需回落。房价下行。PPI继续承压。 机构:华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张瑜/陆银波 日期:2025-09-16
从供给端来看,以PMI 综合产出指数代表供给,有五次进入局部低点时带来政策加码。8 月,两个条件均已触发,政策加码必要性上升。
2、其次,讨论本轮政策加码的方向。考虑到当前的宏观背景是物价偏低,政策加码应既兼顾短期需求,也兼顾中期供需矛盾。更可能的方向或是制造业的“需求端”以服务消费的促进与释放。对于制造业上游,当前制造业上游投资已经快速回落,需要加码的是制造业上游对应的需求,如可适当前置十五五重大工程叠加“准财政”发力。对于制造业中游,当前需求增速尚可,关注机电出口、耐用品消费增速的变化。此外,对于服务业,可在供需两端加力促进服务消费,包括餐饮的消费需求;医疗、教育、文娱的差异化供给等。
一、8 月经济数据点评:终端需求政策需加力(一)政策触发的可能条件观察
对于需求侧,将宏观需求分为两块,2007 年以来有四次,在内生需求有下行压力时,政策通过逆周期予以加码。8 月,顺周期需求增速降至2.2%,明显低于2 季度的名义GDP 增速,或可能需要政策加码。
对于供给侧,观察综合PMI 产出指数,2020 年以来有五次,在综合PMI 产出指数进入阶段性低点时,迎来政策加码。包括2020 年Q1(PMI 综合产出指数44.9%)、2022 年Q2(48.4%)、2022 年Q4(46.2%)、2023 年Q4(50.4%)、2024 年Q3(50.2%)。今年7-8 月,PMI 综合产出指数均值为50.3%,若9 月继续回落,三季度PMI 综合产出均值或处于一个接近2024 年Q3 的低位。
(二)政策加力的方向思考
考虑到当前物价仍处于低位,政策加力的方向或需要围绕终端需求展开(即,不增加工业的未来供给)。可能的方向包括促进服务消费(包括餐饮、旅游、教育、医疗等)、十五五重大工程适当前置等。
1)五年规划重大工程适当前置:观察建筑业在五年规划周期里的订单增速变化,前三年平均增速明显好于后两年。例如十四五期间前三年平均增速为6.16%,2024-2025 年上半年,平均增速为-5.8%。考虑到2026 年开始进入十五五,可以考虑将十五五规划涉及的重大工程适度前置。
2)促进服务消费:以餐饮为例,今年6 月开始增速有所走低,6-8 月分别为0.9%、1.1%、2.1%。此前2019 年,餐饮增速高达9.4%。考虑到餐饮的体量较大(直接占社零10%以上,若考虑可能带动的饮料、烟酒消费,则体量更大),若餐饮增速能回升,社零有望得到修复。此外,服务消费的供给或同样有待加强,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体娱乐三个行业,1-8 月投资累计增速分别为-5.2%、-8%、1.2%。
二、8 月主要经济数据
8 月来看,供给侧有所回落,8 月工增增速为5.2%,服务业增生产指数为5.6%。
考虑到建筑业可能承压,预计三季度GDP 增速或在4.8%左右。
需求侧:8 月社零增速同比为3.4%,前值为3.7%。出口同比增速为4.4%,前值为7.2%。8 月地产销售面积同比为-10.6%,前值为-7.8%。8 月固投当月同比增速为-7.1%,前值为-5.3%。地产投资8 月当月同比为-19.4%。制造业投资8月当月同比为-1.3%。基建投资8 月当月同比为-6.4%,其他行业(地产、基建、制造业投资之外)8 月当月增速为-7.1%。
风险提示:外需回落。房价下行。PPI继续承压。 机构:华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张瑜/陆银波 日期:2025-09-16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