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脆弱”系列专题之十五:新动能的“新变化”?

股票资讯 阅读:3 2025-09-16 20:48:21 评论:0
  一问:新动能增长有何变化?2023 年以来,高技术制造业景气上行,增长动力由外需转向内需。

      产业加速升级背景下,以高技术制造业为代表的新动能景气度明显提升,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增强。

      2023 年以来,EPMI 指数相对PMI 指数有更大幅度回升,表征新兴产业景气度在提升。从行业层面看,代表新兴产业的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在2023 年来出现较大幅度上行,对GDP 拉动进一步提升;2025 年上半年其同比8.6%,拉动GDP 同比2.3%、较2023 年提升1.3pct。

      需求拆解看,高技术制造业增长动能经历外需向内需切换的过程;2022 年前,其营收增长更多依赖出口。2020 年以来,高技术制造业营收增速明显快于其他行业。分不同阶段看,2020-2022 年,在新动能更多赋能出口部门背景下,高技术制造业出口交货值的平均增速为6.4%,显著高于其他行业(-1.9%);其中,医药、计算机通信业出口交货值占制造业比重分别提升1.2、0.8pct。

      2022 年后,内需逐步接替出口成为高技术制造业营收的增量来源。2022 年来,高技术制造业营收韧性更多来自内需部门,2025 年7 该部分上行至6.7%的较高水平,其他制造业来却降至0.6%。具体行业看,计算机通信、电气机械、通用设备等高技术制造业来自内需的营收涨幅更为明显,2022-2025 年7 月其占制造业比重分别上行1.4、1、0.3pct 至10.4%、9.4%、4.2%。

      二问:新动能的盈利表现?利润增长更具韧性,主因较低的成本率与研发赋予的更强定价能力。

      高技术制造业的利润增长韧性强于其他行业,主因利润率维持较高水平、超过其他制造业2 个百分点左右。2019 年以来,高技术制造业利润增长持续快于其他制造业;期间电气机械、计算机通信等行业利润占比分别提升3.8、1.5pct 至11.3%、11.8%。较高的利润率是高技术制造业维持高利润增速的主因,2025 年7 月高技术制造业利润率录得6.5%,其他行业低至4.3%。

      影响因素1:高技术制造业成本率低约5 个百分点,支撑其利润率维持相对高位。2023 年来,其他制造业管理费用率、销售费用率分别仅2.1%、3.2%;高技术制造业的两项费用率均保持在4%附近,合计超过其他制造业约2.6 个百分点。由于高技术制造业成本率维持在90%、低于其他制造业94.5%的水平,因而利润率表现更好。其中,通用设备、专用设备等行业成本率分别低至81.5%、78.3%。

      影响因素2:较高的创新投入赋予高技术制造业更强的定价能力,有助于利润率维持增长韧性。近年来,高技术制造业持续加大研发强度,令利润率稳居高位。譬如仪器仪表、医药研发费用率分别高达9.1%、7.4%;对应行业的利润率位居前列,分别为9.1%、8.7%。边际上看,2019 年来医药、运输设备等行业研发费用率上行时,利润率也在改善,进一步印证高创新投入会支撑盈利增长。

      三问:新动能提速的潜在影响?盈利改善或直接对工资与就业形成支撑,间接带动产出效率提高。

      高技术制造业的盈利改善可对劳动力市场形成直接传导,表现为就业更多向高技术制造业集中。在其他制造业就业增速维持负增长(7 月为-1.7%)的背景下,2025 年高技术制造业的就业增速回升至正区间(0.9%),有助于承接就业压力。其中计算机通信、专用设备、通用设备等行业就业占比明显上行,2025 年7 月分别较2021 年提升0.7、0.4、0.5 个百分点至13.7%、5.3%、6.5%。

      行业盈利增长会对高工资形成支撑,进一步提振居民收入。上市公司营收上行时,职工薪酬同步抬升;2019-2024 年电气机械、计算机通信等高技术制造业职工薪酬年均增速分别是14.9%、12%。

      同时,工资增速较高的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也在增多,会持续吸引就业流入,进一步从“量”的维度提振居民收入,如电气机械、计算机通信业规模以上企业占比分别提升0.7、1.1pct。

      工资上涨也会“额外”带动产出效率提升,使高技术制造业的人均营收增速有较大回升。2025 年高技术制造业人均营收增速明显回升,7 月上行至5.9%、高于其他行业(2.5%)。从绝对水平看,高技术制造业人均创收规模仍偏低,如电气机械、计算机通信业每月分别仅16、15.8 万元,低于石油加工、有色加工业。后续伴随技术创新与劳动力持续流入,行业内劳动生产率或进一步抬升。

      风险提示:经济转型面临短期约束,政策落地效果不及预期,居民收入增长不及预期。 机构: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 研究员:赵伟/屠强/耿佩璇 日期:2025-09-16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