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倾销调查与需求复苏 国产模拟芯片前景看好

股票资讯 阅读:3 2025-09-17 15:15:46 评论:0

  核心观点:

  2025年9月13日,商务部公布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主要涉及模拟芯片中使用40nm及以上工艺制程的通用接口芯片和栅极驱动芯片。倾销调查期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产业损害调查期为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同日商务部宣布,就美国对华集成电路领域相关措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启动反歧视调查。虽然上述政策更多被认为是中国政府对9月12日美国商务部下属的工业与安全局/BIS发布的对上海复旦、楠菲微电子和索辰信息科技等多家加入实体管制清单的回应,支持9月14日-15日中美在马德里的贸易谈判,但这也是中国政府今年第二次对美反制涉及模拟芯片。两次反制都选择模拟芯片,表明中国在很多模拟芯片领域已经具备了国产替代的基础,反制模拟芯片不会影响国内的供应链安全,并有利于国产模拟芯片产业的发展。

  从全球模拟芯片的市场需求看,模拟芯片已基本触底回升。2025年上半年全球最大模拟芯片厂商TI的营业收入85亿美元,同比增长13.8%,增速相对于2023年和2024年分别为-12.5%和10.7%的负增长明显改善。全球排名第二的模拟芯片厂商ADI,截至2025年7月底前三季的营业收入61.8亿美元,同比增长13.7%,增速相对于2023年和2024年分别为2.4%和-23.4%的增速也显著回升。国内以电源管理类和信号类模拟芯片产业为例,行业共涉及28家上市公司,2025年上半年汇总的营业收入为182.8亿元,同比增长21.1%,增速相对2023年和2024年的0.9%和17.4%也呈现明显加快的趋势。从上市公司半年度报告披露的增长原因看,基本都是行业库存消化基本结束,下游需求开始复苏,其中汽车和工业类的需求改善最为明显。

  2022年全球疫情逐步结束后,下游为防止供应链中断而累积的较高库存进入消化周期,全球模拟芯片需求下降,TI等全球模拟芯片龙头进行了明显的降价,中国区有产品降幅超过60%。在需求和价格双降影响下,中国区占TI收入的比重由最高超过40%,降低到约20%。不过伴随下游库存的消化,今年模拟芯片逐步进入涨价周期。以TI为例,今年6月、8月和9月国内芯片市场就不断的传出TI芯片涨价的信息。6月份信息是TI计划上调约3,300多个型号的价格,涨幅为5%–35%不等,而9月份的信息是计划上调约66,000个型号的国内价格,占TI本身可供型号的约80%,而且涨幅也更大,大约在10%–25%左右。可见,模拟芯片大概率进入需求恢复和价格回升的双重复苏阶段。

  全球模拟芯片市场中,电源管理占比42%,信号链占比28%,射频及其他产品占比30%,国内企业全部都有布局。而且模拟芯片工艺基本都集中在成熟制程,国内供应充足,在反倾销政策和行业复苏的支持下,看好国内模拟产业增长。

  风险提示:中美关系缓和反倾销措施取消、下游需求不如预期。


第一创业 郭强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