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核聚变行业深度报告:能源领域终极畅享,行业卖铲人率先受益
我国核能领域迎来首部基础性、综合性的法律:9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子能法》由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并给予公布,自2026年1月15日起施行。此次颁布的《原子能法》是我国首部统领原子能领域的基础性法律,其完善了涉核领域法规体系,有利于促进原子能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原子能法明确,国家鼓励和支持受控热核聚变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并将建立符合受控热核聚变特点、促进核聚变应用的监督管理制度,对聚变燃料、聚变装置(设施)实行分级分类管理。
能源领域的终极畅享:可控核聚变被视为能源领域的“终极解决方案”,其一旦实现商业化落地,或将如蒸汽机、电气化的出现一样,主导新一轮科技革命。当能源不再稀缺,以资源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也将被改写,而率先掌握可控核聚变技术的国家将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中的领先国,从而在全球能源领域掌握核心话语权。FIA调查表明,多数企业认为具备商业化价值的托卡马克聚变堆有望在2031-2035年及以后诞生。
顶层政策引领叠加资本持续加码,核聚变技术商业化奇点已致:可控核聚变已成为全球主要国家未来能源战略布局的重点方向,在海外头部经济体的政策持续加码下,我国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共同引领可控核聚变行业发展建设提速,政策释放的前瞻信号较为明确。目前可控核聚变多条技术路径仍处于齐头并进态势:托卡马克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投资额最大、技术发展最为成熟的路线,已处于工程可行性阶段,国际合作及国家级项目多采用托卡马克,较多民营企业正在向高温超导托卡马克装置方向发展;Helion、瀚海聚能等创业公司则采用了FRC技术路径,瀚海聚能于2025年7月实现等离子体点亮标志着FRC步入工程可行性阶段,Helion计划于2028年实现商业化运营并向微软交付50MW电力;Z-FFR为聚变裂变混合路线,江西“星火一号”项目以及成都先觉聚能均计划采用该路线,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随着国内聚变项目融资的如火如荼,以及招标建设的加速推进,民营企业与“国家队”形成优势互补、共同促进聚变商业化落地,行业进展日新月异。在我国原子能法及顶层行业政策的指引下,核聚变行业已兼具了科研及制造的发展沃土,国有和社会资本的加速涌入也推动了聚变能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的进程,核聚变行业已迎来奇点时刻。
聚变堆撬动万亿蓝海市场,推动中上游环节产业化提速:根据FIA的调查显示,高温超导、第一壁材料、低温系统、热交换器、真空室等一系列材料和零部件被多数企业视为装置的关键部分,而下游总装企业对氘和氚燃料、燃料循环系统、第一壁材料、特种金属等环节在未来的批量化供应仍有隐忧,上述环节的产业化进程值得关注。国内核聚变链主企业的招标建设将带动上游材料及中游加工企业共享行业初期高增长的红利,行业卖铲人将率先受益:
1)高温超导有望迎来市场空间倍增:由于核聚变功率与磁场强度的四次方成正比,高温超导具备的高磁场强度能为核聚变反应提供更高的功率上限。目前低温超导材料因具有优良的机械加工性能和成本优势,在超导市场中的占比超过90%,而高温超导带材仍处于产业化初期阶段,Conectus预计至2030年高温超导材料将占据全球超导行业25%的市场份额,YBCO高温超导带材在托卡马克中应用渗透率的提升和核聚变行业需求的增长将共同推动其市场空间的倍增,建议关注高温超导带材生产环节:永鼎股份、上海超导(未上市);核聚变用高温超导磁体系统组装环节建议关注:联创光电。
2)包层模块为托卡马克核心部件:包层模块涵盖第一壁、氚增殖区和屏蔽块,其中第一壁直接面向高温等离子体的核心部件,是制约可控核聚变未来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建议关注包层模块第一壁板核心生产企业:国光电气。随着未来托卡马克装置步入氘氚燃料聚变反应阶段,后续包层模块将升级为氚增殖包层以解决“氚自持”问题,这也是聚变堆能否实现商业化的核心,我们认为未来率先掌握高效产氚技术的链主企业将率先推动聚变堆向商业化迈进,行业进展值得持续关注。
3)钨铜偏滤器为未来主流方案:偏滤器的主要功能为排出聚变反应产生的等离子体污染和其携带的热量,其服役要求与第一壁相似,因此偏滤器的结构设计、高热流密度材料的应用、制造加工技术等多个关键要素缺一不可。钨铜偏滤器能满足高功率长脉冲的工程使用要求,是较为理想的方案,建议关注国内钨铜偏滤器核心供应商:安泰科技;偏滤器中热沉材料的性能决定了部件能否承受高热负荷及中子辐照,目前来看铬锆铜合金具备较大的应用空间,建议关注上游特种铜合金材料供应商:斯瑞新材。
4)真空室具备较高的加工壁垒:真空室作为容纳等离子体反应的场所,其结构稳定性和使用功能安全性对聚变堆的安全运行有着非凡的意义。由于聚变功率和腔体体积成正比关系,因此大型真空室的应用或为未来商业聚变堆的大势所趋。这也相应地对真空室的大尺寸、高精度成型加工技术提出了更为严格的工差要求,掌握相关加工技术、检测技术和一体化解决方案的企业也将具备较强竞争优势,建议关注具备聚变堆真空室制造加工经验并与下游聚变堆总装客户深度绑定的企业:合锻智能;建议关注上游材料研发及锻件产品供应企业:派克新材、久立特材。
风险提示:可控核聚变技术及产业化进程不及预期、关键公司融资进度或募投项目进展不及预期、可控核聚变行业政策支持不及预期、可控核聚变技术路径迭代风险、资本市场估值波动风险等。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