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银行业周报:季度切换在即,积极布局回调后的非银板块
8月寿险保费受预定利率切换高增,车险保费维持稳健增长。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保险行业2025年1-8月保险行业保费收入47,998亿元,同比+9.6%;8月单月保险行业保费收入5,913亿元,同比+35.6%。其中1至8月人身险保费收入35,797亿元,同比+11.4%,财产险保费收入12,201亿元,同比+4.7%;8月单月人身险保费收入4,644亿元,同比+49.7%,财产险保费收入1,268亿元,同比+0.9%。8月保费在预定利率切换的背景下保费较快增长,利率下行背景下,分红险占比有望持续提升,产品结构不断改善,潜在利差损压力有望缓解。
国新办会议回顾“十四五”时期国内金融业发展成就,关注后续政策部署。9月22日周一,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主要领导介绍“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并答记者问。本次新闻发布会不涉及短期政策调整,“十五五”及后续金融改革将在中央统一部署后作进一步沟通。
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市场功能不断健全,有望增强资本市场吸引力。吴清主席提出,近五年,交易所市场股债融资合计达到57.5万亿元,直接融资比重稳中有升,较“十三五”末提升2.8个百分点,达到31.6%。融资端改革持续深化,目前已有3家未盈利科创企业在重启科创板第五套标准后完成注册,创业板第三套标准也迎来首单受理。“并购六条”发布以来,已披露230单重大资产重组。扎实开展两轮退市制度改革,拓宽多元退出渠道,“十四五”时期共207家公司平稳退市。投资端改革实现重大突破。吴清主席表示,“十四五”期间,证监会坚持投资者利益优先,制定实施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三阶段降费改革全面落地;中央金融办会同证监会和相关部门出台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及实施方案,着力打通社保、保险、理财等入市的痛点堵点;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个人养老金制度推广至全国等重要举措相继落地,“引长钱、促长投”的改革效果加快显现。截至今年8月底,各类中长期资金合计持有A股流通市值约21.4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32%。上市公司主动回报投资者的意识明显增强,近5年上市公司通过分红、回购派发“红包”合计达到10.6万亿元,比“十三五”增长超过8成,相当于同期股票IPO和再融资金额的2.07倍。我们认为,市场包容性提升有望拓宽投资标的范围;上市公司分红回购规模提升,有助于夯实投资收益;打通各类资金入市堵点,公募基金降费等,也有助于降低投资成本。伴随投融资改革持续推进,资本市场吸引力有望不断增强。
落实政治局会议部署要求,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有望加速推动资金入市。潘功胜行长指出,“十四五”期间,人民银行探索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的货币政策工具,会同证监会创设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两项工具;支持中央汇金公司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不断健全支持资本市场的长效机制。吴清主席提出,协同发力的稳市机制逐步完善,“十四五”期间,A股市场韧性和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上证综指年化波动率15.9%,较“十三五”下降2.8个百分点。为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吴清主席表示,将从四个方面持续着力:一是增强多层次市场体系的适配性,以科创板、创业板“两创板”改革为抓手,推进发行上市、并购重组等制度改革,进一步提升制度包容性。二是更好发挥中长期资金“压舱石”“稳定器”作用,持续强化长周期考核,不断提高跨境投融资便利度。三是持续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四是提高监管的精准性、有效性,落实主责主业。我们认为今年以来资本市场稳市机制持续完善,市场韧性和抗风险能力增强,有助于提高夏普比率,推动低风险偏好主体资金入市。
投资建议:年初至今政策定调积极,财政政策更加积极,叠加货币政策适度宽松,有望持续提振市场情绪。政策鼓励保险作为中长期资金入市,权益配置有望持续扩大,人身险预定利率调降有望降低险企负债成本。券商方面,资本市场投融资改革持续深化推进,稳市机制完善等,有助于提升资本市场吸引力。市场交投活跃度保持高位,两融余额扩大,券商业绩修复趋势有望延续。保险方面,建议重点关注阳光保险、中国太保、新华保险、中国平安、中国人寿和中国财险。证券方面,建议关注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国泰海通和广发证券等头部券商标的。
风险提示:政策不及预期,资本市场波动加大,居民财富增长不及预期,长期利率下行超预期。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