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消费金融行业分析

股票资讯 阅读:18 2025-09-29 11:51:52 评论:0

  2024年以来,各项消费提振政策持续出台,政策提振效果显现、消费总量稳中有升等因素促进了消费金融公司资产端业务的发展,消费金融公司资产规模持续增长,头部化、分层化的趋势保持显著。2024年以来,国家层面出台了《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等多项政策,将消费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明确金融资源向服务消费倾斜,并直接从需求端直接补贴消费者,政策力度持续加码,对消费金融公司信贷业务的持续发展形成一定推动作用。从业务规模看,随着信贷业务规模的持续增长,我国消费金融公司资产规模保持增长趋势,截至2024年末,31家消费金融公司资产总额为13848.59亿元,同比增长14.58%,整体行业规模进一步扩大;但增速较上年末有所下降,这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但增速放缓、终端消费需求仍偏弱等因素有关。其中,2024年末招联消金、蚂蚁消金和兴业消金3家消金公司的资产规模合计5596.15亿元,占上述消费金融公司总资产规模的比重超过40%,2025年上半年,行业内资产规模最大的三家公司略有调整,6月末前3家消金公司的资产规模合计5458.95亿元,头部效应保持显著。

  消费金融公司线上化转型提速,自主获客能力有所提升,但第三方引流模式仍占有较高比重;与此同时,消费金融公司持续深化线下业务布局,线下业务以自主获客为主,短期内线上化发展仍是行业主要趋势。获客渠道方面,消费金融公司在数字化转型及线上化经营等方面实现进一步发展,同时持续探索线下渠道,但线下获客整体占比仍相对较低。根据《中国消费金融公司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披露数据显示,2024年,所有消费金融公司均开展了线上业务,其中8家消费金融公司采取全线上方式获客,23家消费金融公司线上第三方引流获客占比超过50%。大部分消费金融公司线上自营渠道占比呈现上升态势,2024年,有28家消费金融公司通过线上自主投放展业,其中4家自主投放比例超过50%,均较2023年增加1家,22家消费金融公司自营渠道低于20%,较2023年减少3家,整体自主获客能力有所增强。线下获客模式主要是以直营模式或中介渠道合作来进行展业,部分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由于自身具备零售信贷的资源禀赋,倾向于选择更高比例的线下自主投放方式获客。2024年,22家消费金融公司通过探索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开展普惠金融服务,开展线下业务的消费金融公司较2023年增加1家,占比超过2/3,其中19家消费金融公司以线下自主投放方式获客,2家线下自主投放业务量占比超过50%,4家线下自主投放方式占比有所上升。从线下第三方渠道看,9家消费金融公司通过线下第三方渠道获客,其中8家该投放方式占比不超过20%,整体来看线下业务以自主获客为主,线下第三方渠道投放占比不高。


联合资信评估 金融评级一部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