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行业点评报告:AI需求侧核心逻辑正式向多模态大模型延展-国产算力认知强化!Tokens消耗

股票资讯 阅读:18 2025-10-08 09:55:55 评论:0

  投资要点

  为什么我们认为这一轮多模态大模型的发布具有“划时代”意义?

  1、海外——Sora2打样多模态交互入口,多模态能力突破带动C端付费意愿提升。OpenAI方面,10月1日上线Sora2/Pro App,支持最长15s的文生视频,物理运动更精准、并支持用户“客串”生成内容,发布三天后登上美区App Store第一名。10月7日的开发者大会上宣布ChatGPT可直接调用第三方应用,又推出GPT-5Pro、Sora2API等开发者工具,标志着OpenAI从单一对话工具向AI应用及社交平台转型。xAI方面,10月6日推出视觉生成模块“Imagine”,可从文字生成高质量图像与视频,Grok由问答助手升级为多模态创作AI,构建“社交+搜索+创作”一体化平台。Anthropic方面,9月30日发布Claude Sonnet4.5编程模型,强调其在构建“生产就绪级”AI Agent上的能力,推动智能体从原型验证迈向实际部署。我们认为,从Sora2的App端表现来看,当前多模态理解与生成技术已突破具备商业化价值的临界点。AI生成的视频中动作可控性与内容观赏度均显著提升,用户的主动创作与付费意愿大幅提升。在此基础上,海外头部厂商正一边持续突破多模态与智能体等模型边界,一边强化商业化路径与C端生态布局。AI正从生产力工具加速演进为内容与交互的基础平台,带动多模态生成、实时交互等高频应用涌现,整体推高模型调用与Tokens消耗,为算力与平台层开启新一轮增长周期。

  2、国内——多模态能力崭露头角。快手可灵2.5Turbo于10月2日在全球视频生成模型榜单中登顶图生视频与文生视频双榜首,体现其在视频生成与内容质量上的国际领先水平。字节跳动于10月2日与UCLA推出Self-Forcing++视频生成技术,可生成4分15秒高清视频,视觉稳定性提升至2.6倍;旗下豆包1.6-Vision模型于9月30日更新,通过工具调用将图像融入思维链,提升视觉理解精度。腾讯9月28日推出并开源混元图像3.0,作为业界首个开源工业级原生多模态生成模型,快速登顶Hugging Face热榜并保持领先。我们认为,当前AI应用落地的竞争核心从单一语言智能转向多模态生成与理解能力。国内头部厂商正快速补齐这一关键环节并在国际基准测试中崭露头角。

  国产算力投资逻辑:从供给侧向需求侧延展,AI应用需求成为“国产算力”新引擎。国产算力崛起后的典型标志——适配工作渗透到AI大模型研发的更早期阶段。DeepSeek于9月30日发布DeepSeek-V3.2-Exp,DSA架构使得推理成本更低,支持更长上下文;且模型支持国产开发生态tilelang语言,并实现与寒武纪、海光、昇腾等芯片的首日适配,展示了开放协同的算力兼容能力。智谱于9月30日开源GLM-4.6,在Agentic Coding等关键能力上显著提升,代码生成性能已对齐ClaudeSonnet4,并完成与国产GPU的联合优化,强化了自主算力生态。阿里巴巴于10月4日发布并开源的Qwen3-VL系列多模态模型也实现昇腾芯片的0Day适配,加速国产硬件生态落地。我们认为,不同于以往因H20限售所驱动的“供给侧替代逻辑”,本轮投资逻辑演进为:多模态能力突破所带来的需求侧拉动——AI应用自身增长的牵引形成了国产算力的原生成长路径。随着多模态生成与实时推理场景不断丰富,国产算力有望进入内生驱动的新一轮成长周期。

  投资建议:云端算力:推荐寒武纪、海光信息、芯原股份、盛科通信、兆易创新,建议关注翱捷科技、裕太微等。端侧算力:推荐晶晨股份、瑞芯微、恒玄科技,建议关注乐鑫科技等。

  风险提示:需求不及预期、技术迭代风险、供应链风险等。


东吴证券 陈海进,李雅文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