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过敏性疾病药物行业系列报告(二):哮喘生物制剂治疗现状与联合疗法探索

股票资讯 阅读:29 2025-10-13 20:12:01 评论:0

  治疗模式:过敏性哮喘治疗模式主要包括化学药物为基础治疗,如糖皮质激素等各类药物,常联合使用;过敏原免疫治疗(AIT),能改变疾病自然病程,适合传统疗法无效且过敏原明确者,但疗程长;生物制剂疗法针对2型炎症,适用于中重度病例,像奥马珠单抗等,多用于有特定生物标志物的严重患者。

  市场规模:中国过敏性哮喘药物市场规模由2018年的112亿元增加至2024年的196亿元,期间年复合增速为9.8%;预计未来将以年复合增速15.6%增长,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467亿元

  用药格局:过敏性哮喘用药格局呈现多样化。控制药物中,ICS等联合制剂占稳定份额,如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生物制剂发展迅速,抗IgE、抗IL-5/IL-5R等四类已获批,作为附加治疗用于重度患者,针对不同类型哮喘各有优势。缓解药物里,SABA和SAMA等化学药可快速缓解症状,沙丁胺醇等销量上升,联合制剂结合多种机制满足不同治疗需求,各类药物协同服务患者。

  新药研发:中国过敏性哮喘新药研发呈现多元态势。在单克隆抗体药物研发上,多个候选药物临床研究有不同进展,部分进入临床2期及以上关键阶段。靶点涵盖IL-5、TSLP、IL-4Rα等多个方向。如康诺亚司普奇拜单抗(IL-4Rα靶点)进临床III期,安进Rocatinlimab等众多药物处于临床II期,正进一步验证有效性及安全性。


头豹研究院 何婉怡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