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稀土管制升级,大国博弈落下重磅棋子
事件描述
2025年10月9日,中国商务部正式发布第62号公告,宣布对稀土相关技术实施出口管制,标志着中国稀土管控政策从"资源管控"转向"技术+供应链双管控"的新阶段。此次管制范围全面覆盖稀土开采、冶炼分离、金属冶炼、磁材制造及二次资源回收利用等全产业链环节,覆盖技术图纸、工艺参数等核心载体。新规不仅适用于中国境内的出口行为,还延伸至在境外提供的相关技术服务。这是中国在稀土领域迄今最全面、最严格的出口管制措施,首次将管控边界延伸到含有中国稀土成分的境外产品。
全球稀土产业竞争格局与中国稀土“矛”
1、中国在全球稀土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资源储量优势:根据USGS数据,截至2024年底,全球稀土资源总储量约9000万吨,其中中国储量4400万吨,占比49%,位居全球首位。全产业链控制能力:中国是全球唯一具备稀土全产业链产品生产能力的国家。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数据,2024年全球稀土矿产量39万吨,其中中国产量27万吨,占比高达69%。
2、中国稀土产业的"卡脖子"能力分析。技术封锁关键点:新规首次明确禁止或限制稀土萃取分离工艺技术、稀土磁体制备技术等核心环节。分离技术垄断:稀土冶炼分离是产业链核心技术环节,据新浪财经报道,中国目前控制着全球约70%的稀土开采、90%的分离与加工以及93%的磁体制造能力。全球仅有少数国家具备部分环节生产能力,如美国、澳大利亚有稀土开采能力,但缺乏完整的冶炼分离产业链。
3、全球产业链主要企业分布。中国龙头企业:北方稀土(轻稀土配额占比最高)、中国稀土(中重稀土整合平台)、包钢股份(稀土精矿供应商)。海外主要企业:美国MPMaterials、澳大利亚Lynas RareEarths Limited,以及欧洲和日韩的相关企业。磁材制造:金力永磁、宁波韵升、正海磁材等。
投资建议
中国此次稀土出口管制措施的出台,不仅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必要之举,更是全球稀土产业竞争格局演变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短期来看,政策将推动稀土价格上涨;中长期则需关注技术进步和全球供应链的重构。短期策略:关注政策驱动行情,稀土管制升级将推动市场价格上涨,特别是镨钕等轻稀土产品。预计稀土价格将在政策实施初期呈现上行态势。美国特朗普政府称将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100%关税,进一步加剧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后期不排除中美博弈后,互相妥协,政策口径有所放宽。
中长期配置:重点关注拥有核心技术、资源优势和完整产业链布局的企业,如北方稀土、中国稀土等。上游资源,关注稀土开采配额充足的企业;中游分离与材料,聚焦技术优势明显的冶炼分离企业。
风险提示
1、地缘政治风险缓和
2、政策反复风险
3、市场情绪逆转风险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