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银金融行业近期投资机会解析:财报预期和市场风险偏好转换或带来投资机会
投资要点:
2025年以来中国权益资本市场表现良好,截至10月14日,wind全A指数年初至今增长23.5%,但SW非银金融板块涨幅仅为10.6%,在全部行业中排名较为靠后,但我们认为近期在业绩驱动和市场偏好变化下,板块有望迎来投资机会。
驱动力1:业绩和估值的相对“不匹配”:我们预计较为强劲的3季报预期将驱动估值增长
保险板块:2025年10月13日新华保险披露业绩预增公告,公告显示新华保险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预计将较2024年同期同比增长45%-65%,这一明显强于中报归母净利润增速33.5%的数据大超市场预期,我们预计同业其他上市保险公司三季报各项数据也有望表现良好:
1、净利润:市场之前担心2024年Q3市场行情的高基数将给险司带来较大的投资压力,但我们认为虽然从wind全A指数来看,2025Q3和去年同期的涨幅较为接近,但受益于监管推进中长期资金入市,及资本市场内生生态的改善,各家主要险司的权益持仓规模已经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例如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持有的“股票+权益基金”规模已经由去年6月末的7154亿、4425亿和2746亿增长至2025年6月末的9708亿、7784亿和3443亿元,同比增速达到35.7%、75.9%和25.4%,因此上市险司的权益仓位有效提升或将对2025年3季报的投资收益和净利润数据贡献良多,有望在去年的高基数上继续实现较为强劲的增长;
2、新业务价值增速:我们预计部分优秀寿险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的新业务价值增速将较中报进一步增长,一方面8月31日后传统险和分红险预定利率进一步下调使得客户的部分需求提前释放,且多家公司均在7-8月做了较为详尽的业务部署方案,另一方面在银行存款利率较低的背景下,到期的存款有进一步流向泛财富类资产的趋势,保险具有稳定保底+向上权益弹性的双重优势,成为接纳存款资金的重要资产类别,我们预计个险销售能力强的中国人寿和银保战略布局全面的中国平安的新业
务价值将保持较强增长;
3、估值方面:10月14日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对应2025年的PEV估值分位点分别位于2020年以来的45.2%,56.3%和62.1%,而当前无论是短期的财报数据,还是长期的利差改善趋势,或者是监管政策(近期金管总局鼓励偿付能力优秀的险司推动分红型疾病险,以及非车险报行合一的正式落地)均有望支持行业估值的进一步提升。
券商板块:2025年3季度权益资本市场活跃,或将在多个维度支撑券商的财报表现。1、收费类业务:2025Q3单季度A股股票日均交易额同比增长213%至2.1万亿元,单季度日均两融余额同比增长56%至2.2万亿元;
2、资本类业务:我们认为2025年3季度景气的权益市场既利好权益资产占比高(可用证券母公司“自营权益和证券衍生品之和/净资本”指标衡量)、投资收益好(可
用“(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金融资产”指标衡量)的上市公司,也利好权益衍生品创设能力优秀的上市公司(如3季度市场环境下,券商发行的雪球产品能够较快敲出(knockout),提升券商的资金使用效率,场外个股期权的需求也大幅提升);
3、估值方面:以2025年中报的净资产(扣除负值)计算,10月14日券商行业的PB值约为1.42倍,处于2020年以来61%分位点,而券商2025年2季度单季度净利润处于2020年以来第二高位置。
驱动力2:年末市场偏好变化或更有利于非银板块收益
1、2025年10月以来全球政治经济不确定性有所提升,或有高估值行业向较低估值行业切换可能,金融行业或会被作为切换媒介交易;
2、复盘2024年以来市场行情,非银行业主要在两个时间段能出现较好的表现,即2024年9月下旬至10月和2025年4月至7月,这两个阶段均对应风险偏好提升的初期,我们认为之后市场风险偏好或将由外围导致的下降转向重回上升趋势,在这个风险偏好转变阶段,非银金融行业或有较好收益。
投资分析意见。我们看好非银行业在2025年3季度较为强劲的财报预期和市场风险偏好变化期间有较好的表现,给予“看好”评级,我们推荐个险销售能力优秀的中国人寿、地产风险逐渐出清且银保增速强劲的中国平安、业绩弹性较大的九方智投控股,建议关注经营较为稳健的中国人保、权益自营占比较高且收益较好的东方证券,衍生品创设能力较强的中信证券、华泰证券、中金公司,以及各项业务逐步改善的广发证券。
风险提示。保单销售不及预期;权益市场大幅下行;长端利率较大幅度的下行;市场交投(交易额,两融余额)大幅下降等。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