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行业点评报告:关注“资金属性”增强过程中的银行经营分化

股票资讯 阅读:15 2025-10-16 14:20:31 评论:0

  9月M1增速或为阶段性高点,非银存款受理财回表及股市回流影响少增

  9月M1同比增7.2%,增速较上月抬升1.2pct,受低基数影响的存款“活化”态势仍延续,此外股市情绪及月末企业贷款冲量形成的趴账也有一定影响,我们预计10月低基数效应过去后,M1增速大概率开始回落。9月M2同比增8.4%,增速较上月回落0.4pct。从存款结构上来看,比较典型的变化是非银存款在经历7、8月连续增长后,在9月负增1.06万亿元出现回落,或主要是理财季节性回表以及股市观望资金回流所致。

  社融:9月存量增速下降至8.7%,人民币贷款及债券融资均同比少增

  9月社融新增3.53万亿元,同比少增2297亿元,存量增速为8.7%(环比-0.1pct)。(1)贷款:人民币贷款(社融口径)当月新增1.61万亿元,同比少增3662亿元。(2)直接融资:9月新增政府债规模1.19万亿元,同比少增3471亿元,政府债发行节奏错位或继续使社融增速下行;(3)表外:9月新增未贴现银承3235亿元,同比多增1923亿元;新增信托及委托贷款344亿元,同比少增54亿元。

  人民币贷款:“反内卷”下压降低价票据,部分冲量需求置换为企业短贷

  9月人民币贷款(金融数据口径)新增1.29万亿元,同比少增3000亿元。余额增速6.6%,环比上月下降0.2pct。信贷总量仍受限于实体需求,增长有所放缓。结构上看,对公信贷仍有部分短贷冲量特征,但基于保护净息差、“反内卷”平滑规模以及账期缩短等需要,大规模买票填充贷款额度的行为明显收束。我们同时观察到2025H1部分银行福费廷规模的快速增长,或也是对票据融资的替代。居民短贷9月新增1421亿元,在财政贴息政策落地后有所恢复。居民中长贷9月新增2500亿元,同比实现正增,反映购房加杠杆需求略有好转,持续性需继续观察。从贷款定价角度,9月份企业新发放贷款(本外币)与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本外币)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1%,较上月基本持平,成本加点法下若不考虑LPR进一步下调,贷款定价的下行空间比较有限。

  关注“资金属性”增强过程中的银行经营分化

  9月金融数据反映信贷重视“量价平衡”,以及存款继续向“财富化”趋势发展。我们从部分上市银行分部业务状况表得到,2025H1除工行外其他国有行资金业务贡献度均提高,且零售条线的营收占比与上年同期相比普遍下降。在传统存贷业务贡献度降低的阶段,我们预计银行的“资金属性”将继续增强,即负债端加重对同业及央行资金的依赖,资产端靠买债扩表。这一过程中相对市场化,业务结构调整更快,以及牌照更齐全的银行将占据优势。

  投资建议:红利重回价值区间,布局存款财富化时代的客群优势银行

  银行板块经历风格影响的调整后,股息率已经重新具备红利价值吸引力。从性价比看,H股仍领先于A股。(1)资金属性——低配的权重股,受益标的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等;(2)稳定红利及扩散逻辑,受益标的农业银行、中信银行、北京银行等;(3)兼具强盈利确定性及客群优势,受益标的江苏银行、杭州银行等。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增速不及预期;银行转型不及预期;零售风险扩散等。


开源证券 刘呈祥,丁黄石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