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港口行业研究:中国对美船舶收取特别港务费,关注油运干散及港口板块

股票资讯 阅读:12 2025-10-17 08:22:53 评论:0

  中国对美船舶收取特别港务费。2025年10月14日,交通运输部印发《对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别港务费实施办法》,对于挂靠中国港口的美国所有及运营的船舶、悬挂美国国旗的船舶、在美建造的船舶、美国持股25%以上主体的船舶,由所在地海事管理机构负责收取船舶特别港务费,其中由中国建造的船舶免于缴纳。2025年起港务费的收费标准为每净吨400元,后逐年增加。

  特别港务费收取主体以油运和干散货船为主。受到影响的运力规模可以分为两部分:1)美国拥有的、悬挂美国国旗、美国制造船舶:集装箱船舶体量合计35.25万TEU,占全球运力比例1.1%;油轮2041.8万dwt,占比1.9%;干散货船舶1490.7万dwt,占比2.1%。其中,集装箱船、油轮、干散货船中国制造的占比分别为21%、15%、55%,干散货船中国制造占比最大。由于中国建造船舶免于缴纳港务费,实际制裁的美方运力占全球运力总额的比例为:集装箱船占比0.86%、油轮占比1.64%、干散货船占比0.95%。2)美国持股25%以上主体:是制裁的主要部分,包括但不限于美国间接运营的船队、在美国上市的他国船东、美国持股25%以上的非航运公司主体、美方持股但非美国上市的船东、非上市的中小船东等。我们以上市船东为例,实际制裁的运力集装箱船占比1.2%、油轮占比6.0%、干散货船占比0.4%。仅统计上市船东,其运力规模就已经超过美国本土运力。若考虑其他部分,我们认为本次制裁范围是非常广的。

  特别港务费占油轮及干散货船运价比例更大。根据我们测算,对美西航线3000TEU集装箱船舶而言,特别港务费占运价比例约38%,6000TEU集装箱船舶占比约28%,对于美森等使用小船的企业有更大的影响,但其运价能够覆盖港务费成本。而对于油运船舶而言,美湾-远东航线折算成本占当前运价89%,中东-远东航线占比为123%,已经难以存在经济性。对于干散货船舶而言,巴西-中国、澳洲-中国航线,特别港务费折算成本占运价比分别为76%和133%,同样难以存在经济性,故港务费对于油运及干散货船舶影响更大。

  对航运企业而言,短期效率损失将引发供给短缺,推升运价上涨。对于美国油运和干散货船而言,靠泊中国港口成本过高丧失了经济性。且中国公告反制措施到落地时间短,难以短时间内重构航线网络,故船东多会选择取消航次或中转。取消航次需要租家在短时间内寻找替代船东,或出现抢单现象;而增加中转也在消耗可用运力。短期看效率的损失会引发供给短缺,推动价格上涨。

  对港口企业而言,贸易流量改变将利好海外关键中转枢纽及面向东南亚航线的港口。短期影响看,由于干散货油运靠泊的不经济性,美国船东将减少运营相关中美航线,或使得相关港口吞吐量减少。但缺少的航次可以通过中转、替换中国制造船舶或由他国船东替补市场份额,我们认为对于港口实际的基本面影响较小。对于被制裁船舶而言,为规避特别港口费用可以通过中转后支线运输。例如使用大型船只挂靠到东南亚相关港口,再使用小船运输至中国。同样,美国301法案实施后,中国运往美国的船舶也可以通过挂靠墨西哥港口,小船运输至美国。或者从东南亚换替代运力运输至美国。我们认为拥有海外关键中转枢纽的港口企业能够获益,同时面向一带一路、东南亚航线的港口将受益。

  投资建议

  建议关注油运、干散货运输标的。考虑到短期航运供给端紊乱可能带来运价上涨,建议关注本次增加港口费用影响最大的油运、干散货板块。建议关注油运板块的招商轮船、中远海能,干散货航运板块的海通发展、国航远洋。

  建议关注海外港口、面向东南亚港口估值提升逻辑。若出现贸易流向重构,则拥有海外关键中转枢纽的港口企业、面向东南亚航线的港口将受益,建议关注招商港口、北部湾港。

  风险提示

  中美摩擦升级、地缘政治扰动、大宗商品需求不及预期。


国金证券 郑树明,霍泽嘉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