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周报:G20环境与气候可持续部长会议举行
本期内容提要:
热点聚焦:
国内:G20环境与气候可持续部长会议举行,中方吁强化务实合作。16日至17日,二十国集团(G20)环境与气候可持续部长会议在南非开普敦举行。会议围绕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土地退化与干旱防治、化学品与废弃物管理、空气质量以及海洋环境保护等核心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中国生态环境部副部长于会文率由外交部、生态环境部组成的中国代表团出席会议并发言。中方在发言中指出,中国始终积极参与并推动全球环境与气候治理进程,坚定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全面贯彻落实绿色发展,在空气质量改善、森林资源培育、能耗强度降低及可再生能源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在“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落实、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全球塑料污染公约政府间谈判等进程中发挥了建设性作用,为应对全球环境与气候挑战贡献了中国智慧与方案。
国际:“IMO净零框架”投票推迟一年。10月17日,国际海事组织(IMO)投票决定将“净零框架”投票推迟一年。国际海事组织已同意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特别会议(MEPC)休会。特别会议将于12个月后再次召开。在此期间,成员国将继续努力就“IMO净零框架”达成共识。
ESG产品跟踪:
数据统计截至2025年10月19日,
债券:我国已发行ESG债券达3685只,排除未披露发行总额的债券,存量规模达5.61万亿元人民币。其中绿色债券余额规模占比最大,达62.04%。本月发行ESG债券共36只,发行金额达275亿元。近一年共发行ESG债券1098只,发行总金额达12,086亿元。
公募基金:市场上存续ESG产品共936只,ESG产品净值总规模达10,353.20亿元人民币。其中ESG策略产品规模占比最大,达50.41%。本月发行ESG产品共0只,发行份额为0.00亿份,近一年共发行ESG公募基金242只,发行总份额为1,600.74亿份。
银行理财:市场上存续ESG产品共1091只。其中纯ESG产品规模占比最大,达55.64%。本月发行ESG产品共39只,主要为纯ESG和社会责任,近一年共发行ESG银行理财1134只。
指数跟踪:
截至2025年10月17日,本周主要ESG指数除300ESG领先(长江)均跑输大盘,其中300ESG领先(长江)跌幅最小,下跌0.81%;万得全A可持续ESG跌幅最大,下跌3.58%。近一年主要ESG指数均上涨,其中万得全A可持续ESG涨幅最大,上涨21.70%,300ESG领先(长江)涨幅最小,上涨13.50%。
ESG专家观点:
ISSB主席特别顾问张政伟:中国正在进入可持续信息披露事业高质量发展新阶段。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于10月16日-18日在上海市黄浦区世博园区召开。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主席特别顾问兼北京办公室主任张政伟表示,“自2020年中国政府提出‘双碳’目标以来,中国在绿色低碳转型方面的立场一直是坚定不移的。不管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中国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坚持信心不动摇、行动不停止、力度不减弱。”他相信,随着财政部关于可持续信息披露准则体系和鉴证准则体系等密集政策出台,中国正在进入可持续信息披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更好的信息促进更好的决策,有了高质量的可持续信息,就能发现高质量的投资机会。张政伟还表示,“未来中国向世界展现的,会是一大批高质量的绿色低碳投资项目,以及重视ESG、社会责任和可持续议题的商业机会,这些项目和机会会吸引到更多优质投资。这背后反映的是中国超大市场规模、完整产业链和丰富人才资源所形成的独特优势”。
风险因素:ESG发展不及预期;双碳战略推进不及预期;政策推进不及预期。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