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快评:宽信用又添工具,银行信贷受益
事项:
9 月 29 日国家发改委召开新闻发布会, 称“会同有关方面积极推进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有关工作。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规模共 5000 亿元, 全部用于补充项目资本金。 ” 我们预计这将对社融和银行信贷投放产生积极影响, 并在未来几年利好银行信贷需求。
评论:
5000 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全部用于补充项目资本金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并非首次, 历史上也曾有过类似工具推出, 比如 2015 年的专项建设基金和 2022 年的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 今年 4 月 25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提到“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 。 9月 29 日国家发改委召开新闻发布会, 明确“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规模共 5000 亿元, 全部用于补充项目资本金” 。 据界面新闻报道, 国开行、 农发行、 进出口银行于 9 月 29 日注册成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有限公司, 并于当日实现首批项目资金投放1。
据上海证券报公众号文章, 上市公司欣旺达、 芯联集成成为 A 股首批申请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的企业2。 从芯联集成发布的公告来看, 芯联集成从国开行子公司国开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有限公司申请不超过人民币18 亿元、 期限 5 年的政策性金融工具, 并将资金注入子公司芯联先锋的“三期 12 英寸集成电路数模混合芯片制造项目” 作为资本金。 从欣旺达发布的公告来看, 其向国开行深圳分行申请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借款 6700 万元并用于子公司项目建设。 以其中的“南京溧水经济开发区 5 万千瓦/10 万千瓦时储能电站项目”为例, 该工具的运作方式为国开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有限公司委托国开行深圳分行向欣旺达发放委托贷款, 贷款资金仅限通过注资形式用于该项目的资本金投入, 合同期限长达 10 年。 资金注入方式为: 欣旺达取得借款后通过股东借款形式将资金注入全资子公司江苏欣智, 再由江苏欣智将资金以权益性资金注入项目公司南京欣鑫的所有者权益, 用于项目建设。
预计将对社融增长和银行信贷投放产生积极影响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对社融和信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 5000 亿元资金通过委托贷款形式注入项目, 将直接拉高社融。 据新华社报道3, 农发行获配 1500亿元额度, 截至 10 月 17 日 15 时便已完成 1001.11 亿元基金投放, 可见相关资金投放速度很快。
二是资本金可以撬动配套贷款, 从而对银行的信贷需求带来积极影响。 结合《国务院关于调整和完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制度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管理的通知》 , 除产能过剩行业外, 大部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资本金比例为 20%或 25%, 其中“通过发行金融工具等方式筹措的各类资金, 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应当分类为权益工具的, 可以认定为投资项目资本金, 但不得超过资本金总额的 50%” 。 按资本金比例 20-25%、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占资本金比例 50%测算, 5000 亿元资本金可拉动投资 4-5 万亿元, 对应约 3-4 万亿元的信贷需求。 若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占资本金的比例更低, 则可以撬动更多的投资规模和信贷需求, 比如据新华网报道, 农发行 1001.11亿元的基金投资预计可拉动项目总投资超 1.26 万亿元4。 当然这些信贷需求并非全都是增量, 而且从前述两家上市公司情况来看, 这些项目的周期可能较长, 因此这些信贷需求可能会分布在后续几年当中, 但整体而言对银行信贷需求会有提振作用。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反内卷宏观叙事强化, 远期经济乐观预期有所增强, 顺周期胜率已经提升, 维持行业“优于大市”评级。 我们建议精选基本面有望率先走出拐点的优质个股, 以及边际现改善迹象估值处在低位的个股, 重点推荐宁波银行、 招商银行, 同时建议积极关注常熟银行、 长沙银行、 渝农商行等。 对于追求绝对收益的稳健性资金, 业绩稳健高股息个股依然具备配置价值, 建议重点关注招商银行、 江苏银行等。
风险提示
若宏观经济复苏不及预期, 可能对银行基本面带来不利影响。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