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行业专题系列一:保健品行业产业链和重点企业解析
行业核心观点:
2020-2024年间,我国保健品行业市场规模从3213.7亿元增长至4150.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6.60%,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保健品市场。人均消费方面,我国人均保健品消费金额仅约为海外成熟市场如澳大利亚/韩国/美国的1/5左右;渗透率方面,我国保健品市场消费人群渗透率普遍偏低,其中65岁以上老年群体作为保健品主要消费群体,渗透率仅为23.04%,而美国为73.04%,我国存在2-3倍的增长空间。产业链方面,上游原料多样,多数赛道产能集中;中下游企业盈利能力相对较强,加速海外布局;终端销售电商增长强劲,传统渠道承压。随着监管完善,以及渠道、需求、供给的有效驱动,预计中长期我国保健品行业仍将保持增长趋势,中下游代工与品牌盈利能力相对较强,建议重点关注在产业链中下游积极布局,且渠道、研发实力较强的保健品龙头企业。
投资要点:
行业:预计中长期我国保健品行业仍将保持增长趋势。2020-2024年间,我国保健品行业市场规模从3213.7亿元增长至4150.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6.60%,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保健品市场。与海外对比来看,人均消费方面,我国人均保健品消费金额仅约为海外成熟市场如澳大利亚/韩国/美国的1/5左右;渗透率方面,我国保健品市场消费人群渗透率普遍偏低,其中65岁以上老年群体作为保健品主要消费群体,渗透率仅为23.04%,而美国为73.04%,我国存在2-3倍的增长空间。总体来看,我国保健品市场相对成熟市场仍有较大增长空间,随着监管完善,以及渠道、需求、供给的有效驱动,预计中长期我国保健品行业仍将保持增长趋势。
产业链:中下游盈利能力较强。(1)上游:保健品上游原料种类多样,涵盖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提取物和益生菌等领域,部分原料产能集中。(2)中下游:中下游企业多有重合,横跨生产与品牌营销。成本敏感程度低,通过终端产品高额定价享受高附加值。随着跨境电商兴起,行业国际化布局加速。
(3)销售渠道:电商是最主要销售渠道,2024年电商销售占比43.9%,优势地位有望进一步加强。直销在行业发展前期占据主流,但随监管趋严和消费者认知提升,下行空间依旧较大。药店渠道面临较多限制与挑战,此前面对“医保”施压持续下行,但近期逐渐趋稳。
重点企业:(1)汤臣倍健:VDS品牌龙头,市场占有率已连续3年超过10%。加速向强科技企业转型,研发投入与批文/备案储备均为行业领先。打造多品牌战略矩阵,全面布局高发展潜力市场。(2)金达威:营养健康全产业链布局,覆盖原料、生产及品牌营销。核心原料优势明显,是全球辅酶Q10、维生素D3、维生素A等原材料的重要生产商。海外收入为主,持续推动国际品牌本土化,并通过打造NMN和辅酶Q10现象级大单品,激活带动全品类销售。(3)仙乐健康:CDMO龙头企业,拥有多剂型平台开发能力。是国内第一家以营养健康食品B端业务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业务范围覆盖中国、美国、欧洲地区,业务领域涵盖功能性食品、特殊膳食食品、保健食品(蓝帽子),拥有多剂型平台开发能力,其中软胶囊、营养软糖、饮品等核心剂型具备有全球竞争力的产能和技术。
风险因素:1.行业政策风险;2.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风险;3.经济、政治与社会状况风险。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