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宏观月报:9月经济“预期之中”与“意料之外”
股票资讯
阅读:6
2025-10-21 17:53:33
评论:0
核心观点
9 月数据的三条线索
随着统计局披露今年9 月和三季度经济数据,市场得以更为全面地审视过去一个季度我国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
总体说,数据是“预期之中”的。万得统计显示,12 家机构对Q3 经济增速预测的中位数和算数平均值分别为4.8%和4.76%。然而,我们认为本次起码有三点显著的“意料之外”。
一是增速水平。此前,在7-8 月经济数据发布后,我们拟合的月度GDP 增速较上半年显著回落至4%附近,即使考虑9 月的季末效应,三季度增速应为4.5%附近。测算中,拖累的主要因素是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房地产投资从6 月末的-12.9%滑落至9 月末的-21.2%,以及基建投资从5.3%滑落至-8.1%。
两者在三季度较去年同期合计萎缩9.8%个百分点,按历史关系,应拖累季度GDP 增速约0.7 个百分点。然而,以往成立的这一关系,并未体现在实际数据中,说明GDP 的建筑业统计口径可能已出现调整。
更重要的是,地产和基建投资在国民经济统计中重要性的显著下降,意味着未来政策重心可能也会出现显著调整。未来重心有望进一步向“投资于人”倾斜,对地产和基建这“老两位”的关注逐渐淡化。
二是“反内卷”阶段性搁置。以7 月1 日中财委会议为标志,三季度本是推进“反内卷”关键起步期。然而,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似乎“拉生产”而非“匀供需”重回调控重心。9 月PMI 显示“生产-新订单”差扩大0.9 个百分点至1.1%,随后工业增加值数据较跳升1.3 个百分点至6.5%,同时社零中的商品零售数据回落0.3 个百分点至3.3%,供需差距显著扩大1.6 个百分点。
三是外需突围。9 月外贸超预期,当然有基数效应,但更多反映我国出口正在迅速找到新的均衡点,即“由西向南”:即全球南方国家成为外贸韧性的新来源。国庆假期后,我国在贸易交锋中取得主导权,这与2018 年以来相对被动的局面显著不同,底气来源于两方面:一是对美依赖度持续下降,对美直接出口比重已下降到约9%,而对非洲出口大增56%,东盟16%,巴西15%,印度14%。换言之,只要全球真实需求在,不论关税如何重塑贸易流通,最终仍然“条条大路通罗马”。二是中国制造不可替代性显著加强,船舶,集成电路,通用器械,汽车,医疗器械等高端工业品和高附加值产品成为我国外贸的“拳头”。
展望四季度,存量政策将集中“清仓使用”,为经济增长动能提供支撑。特别是财政仍有1 万亿以上的超额存款,新增5000 亿元的结存限额虽然主要用于“化债清欠”,但也有一小部分属于增量,叠加11 月央行可能迎来操作窗口,四季度经济有望在去年高基数下继续企稳,保障全年经济目标和“十四五”规划目标的顺利达成。
风险提示:政策刺激力度减弱,海外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机构: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田地/李智能/董德志 日期:2025-10-21
9 月数据的三条线索
随着统计局披露今年9 月和三季度经济数据,市场得以更为全面地审视过去一个季度我国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
总体说,数据是“预期之中”的。万得统计显示,12 家机构对Q3 经济增速预测的中位数和算数平均值分别为4.8%和4.76%。然而,我们认为本次起码有三点显著的“意料之外”。
一是增速水平。此前,在7-8 月经济数据发布后,我们拟合的月度GDP 增速较上半年显著回落至4%附近,即使考虑9 月的季末效应,三季度增速应为4.5%附近。测算中,拖累的主要因素是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房地产投资从6 月末的-12.9%滑落至9 月末的-21.2%,以及基建投资从5.3%滑落至-8.1%。
两者在三季度较去年同期合计萎缩9.8%个百分点,按历史关系,应拖累季度GDP 增速约0.7 个百分点。然而,以往成立的这一关系,并未体现在实际数据中,说明GDP 的建筑业统计口径可能已出现调整。
更重要的是,地产和基建投资在国民经济统计中重要性的显著下降,意味着未来政策重心可能也会出现显著调整。未来重心有望进一步向“投资于人”倾斜,对地产和基建这“老两位”的关注逐渐淡化。
二是“反内卷”阶段性搁置。以7 月1 日中财委会议为标志,三季度本是推进“反内卷”关键起步期。然而,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似乎“拉生产”而非“匀供需”重回调控重心。9 月PMI 显示“生产-新订单”差扩大0.9 个百分点至1.1%,随后工业增加值数据较跳升1.3 个百分点至6.5%,同时社零中的商品零售数据回落0.3 个百分点至3.3%,供需差距显著扩大1.6 个百分点。
三是外需突围。9 月外贸超预期,当然有基数效应,但更多反映我国出口正在迅速找到新的均衡点,即“由西向南”:即全球南方国家成为外贸韧性的新来源。国庆假期后,我国在贸易交锋中取得主导权,这与2018 年以来相对被动的局面显著不同,底气来源于两方面:一是对美依赖度持续下降,对美直接出口比重已下降到约9%,而对非洲出口大增56%,东盟16%,巴西15%,印度14%。换言之,只要全球真实需求在,不论关税如何重塑贸易流通,最终仍然“条条大路通罗马”。二是中国制造不可替代性显著加强,船舶,集成电路,通用器械,汽车,医疗器械等高端工业品和高附加值产品成为我国外贸的“拳头”。
展望四季度,存量政策将集中“清仓使用”,为经济增长动能提供支撑。特别是财政仍有1 万亿以上的超额存款,新增5000 亿元的结存限额虽然主要用于“化债清欠”,但也有一小部分属于增量,叠加11 月央行可能迎来操作窗口,四季度经济有望在去年高基数下继续企稳,保障全年经济目标和“十四五”规划目标的顺利达成。
风险提示:政策刺激力度减弱,海外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机构: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田地/李智能/董德志 日期:2025-10-21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