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行业动态追踪:2025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顺利举办,“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成果显著
投资要点
2025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顺利举办
近期以“可信数据赋能产业发展”为主题的2025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在石家庄顺利举办。本届数博会旨在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推动数据价值释放,为千行百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数字动能。展会还重点探讨了人工智能驱动传统行业跨境“出海”。数字金融方面,“数字金桥”等创新平台通过连接企业与金融机构,有效破解中小企业融资与银行风控双重难题,为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注入金融活水,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成果显著
“十四五”期间,我国数字经济实现超预期跃升,核心发展目标已基本提前锁定。在《“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的八项关键指标中,五项已提前超额完成,两项预计将如期达成,整体完成度极高。根据近期数据,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10.4%)、IPv6活跃用户数(8.34亿)、千兆宽带用户数(2.33亿)等基础设施与核心产业指标均超越原定目标。软件业与工业互联网普及率等指标亦接近完成,增长路径明确。展望“十五五”,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前沿领域持续突破,数字经济有望进一步发挥战略引领功能,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而持久的动力。
技术赋能重构数字金融格局
数字金融是数字技术与金融服务深度融合的产物,它不仅催生了新业态,也重塑了传统业务流程。在业态创新上,以区块链为代表的技术为金融基础设施注入新动能,截至2025年4月末,数字人民币累计交易金额已达10.8万亿元,标志着支付新范式的成熟。在流程再造上,AI等智能技术驱动运营模式革新,以供应链金融为例,机构通过引入AI风控模型,在大幅压缩贷款审批周期的同时,也将不良率稳定在低位。根据预测,中国数字金融市场规模将在2030年增长至20万亿元,在政策引导下行业有望维持高速高质量增长。
投资建议
建议关注:1)算力基础设施;2)工业数字化;3)数字金融。
风险提示
技术发展路径及产业化落地不确定性风险;政策落地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