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专题研究:新型储能产业链之河南概况(二)

股票资讯 阅读:3 2025-10-22 18:39:15 评论:0

  投资要点:

  新型储能,是指除抽水蓄能以外,以输出电力为主要形式的储能技术,是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技术。新型储能包括但不限于电化学储能(包括锂离子电池(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等)、机械储能(包括压缩空气储能和飞轮储能)、电磁储能、热储能(包括熔盐储能等)、氢储能等。

  2025年来,我国新型储能行业从政策驱动迈入市场驱动的新阶段。近年来,我国新型储能发展的政策体系持续完善,储能发展重要定位得到深化认可。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连续两年强调发展新型储能,《关于促进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用的通知》《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关于支持电力领域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等多项政策文件陆续出台。2025年2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明确取消新能源项目强制配储政策。

  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快速增长。2024年,全球新增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达到74.1GW/177.8GWh,同比增长62.5%/61.9%。全球储能区域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2024年中、美、欧三地新增装机占比超过90%。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94.91GW/222GWh,较2024年底增长近29%,占全球新型储能装机总量的40%以上。

  从电力系统角度看,我国储能下游主要应用于三大场景:电源侧、电网侧和用户侧。电源侧储能是指装设并接入在常规电厂、风电场、光伏电站等电源厂站内部的储能设施;电网侧储能是指在专用站址建设,直接接入公用电网的储能设施,二者接入电网参照常规电源接入电网;用户侧储能是指在用户内部场地或邻近建设的储能设施,接入电网参照分布式发电接入电网。

  我国新型储能主要分布在源网侧。从2024年储能装机应用场景来看,电网侧储能是新增装机主力,占比达60.0%(装机能量口径);其中独立储能占57.6%,是最主要的装机应用场景,随着各地配建储能转独立储能政策的推进,预计2025年独立储能新增装机占比将持续提高。电源侧储能占比32.3%,其中光伏及风电配储合计占比30.9%。用户侧储能占比7.7%,工厂配储是最核心场景,同时储能在园区配储、光储充等场景下的应用也在逐步拓展。2025年9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指出,促进新型储能应用场景拓展,推进电源侧储能应用,拓展电网侧储能应用,创新多场景应用模式,培育试点应用场景。

  当前我国新型储能下游应用领域的代表性企业,主要集中在电网企业、发电集团以及专业的储能运营商等领域。代表性企业主要有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南网储能、国家能源集团/龙源电力、国家电投集团/上海电力/中国电力、中国华能集团、中国华电集团、中国大唐集团、中国三峡集团/三峡能源、华润电力、国投电力、中核集团/中国核电、中国广核集团/中国广核、中国能建、宁德时代等。

  河南省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目标为超过500万千瓦,2030年装机目标为1500万千瓦以上。河南省大力发展新型储能,印发加快新型储能发展的实施意见、容量租赁市场化交易、独立储能电站调度实施细则等系列文件,对促进新型储能发展的支持力度位于全国前列。

  河南省在新能源消纳压力较大地区及用电负荷中心布局电网侧储能,加快独立储能项目建设,推动新能源配储转独立储能,完善价格机制,并拓展用户侧储能应用场景,鼓励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参与公用电网削峰填谷。下游应用端代表性及相关性公司包括:豫能控股、易成新能、国家能源集团河南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投集团河南电力有限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河南分公司、华润电力投资有限公司中西分公司、中核汇能河南能源有限公司、中广核新能源河南有限公司、多氟多等。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风险;技术迭代风险;盈利机制风险;安全风险;政策与市场风险。


中原证券 陈拓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