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聚变电源系列一:聚焦FRC技术潜力与机遇

股票资讯 阅读:3 2025-10-22 19:39:21 评论:0

  核心观点

  核聚变产业:2025年全球核聚变领域呈现政策、技术与资本协同推进态势。海外方面,德国、英国等在等离子体持续时间、商业化氚生产等技术上取得突破,多国推出投资计划与融资,加速商业化;国内“中国环流三号”等装置技术突破不断,超百亿融资创纪录。政策上,海外从技术竞争转向产业化布局,国内形成“国家定方向、地方抓落实”模式,全链条支持技术落地。全球投资规模爆发,私人资本主导,美国、欧洲为核心,中国加速追赶,磁约束技术获较多资本倾斜,FRC等新兴路径潜力显现。

  磁约束核聚变新势力:FRC作为磁约束核聚变新兴路径,在原理、优势及商业化上均具独特价值。其原理上是无环形场线圈的简单磁约束系统,直线型结构形成自封闭磁场约束等离子体。相比传统技术,其优势显著:摆脱外部加热源依赖,抑制宏观不稳定性,能量效率高(聚变功率输出为托卡马克的100-1000倍),工程化实现更简单,建造成本仅为托卡马克的1/5-1/10。电源系统是核心支撑,需匹配脉冲式放电特性,成本较高。多家企业规划了发电及核医疗等非发电领域的落地时间,展现多元应用潜力。

  FRC产业生态:全球FRC技术企业各有进展。海外标杆中,TAE Technologies通过技术简化降低系统成本,累计融资13.5亿美元,规划推进原型堆与电站落地;Helion建成Trenta装置,正建Polaris,计划2028年向微软供电,累计融资超10亿美元。国内先锋企业中,瀚海聚能建成HHMAX-901装置,聚焦发电与非发电领域商业化;星能玄光Xeonova-1装置快速落地,计划2035年建大型电站;另有诺瓦聚变及高校相关装置,共同推动FRC技术研究与应用。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核聚变核心部件供应商:国光电气(688776.SH)、旭光电子(600353.SH)、国力股份(688103.SH),以及电源:新风光(688663.SH)、英杰电气(300820.SZ)、爱科赛博(688719.SH),电容类企业:王子新材(002735.SZ)、久信科技,等。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不及预期、技术迭代风险、安全事故风险。


华金证券 贺朝晖,周涛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