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深度报告:2025年财政政策:实效与后劲

股票资讯 阅读:2 2025-10-23 11:14:13 评论:0
  平安观点:

      财政政策是今年宏观调控政策的一大亮点。本篇报告聚焦2025 年以来财政发力的实效,探究收入端恢复的原因及支出端动向;展望2025 年剩余时段财政发力的后劲,收入端有无“缺口”,支出端有何增量。

      2025 年财政发力的实效。1)公共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前8 个月公共财政收入同比增速为0.3%。税收收入恢复向好,受到经济增长运行畅通、居民收入水平稳步增长、股市稳定性和吸引力增强的支撑。非税收入减速,主因行政事业费和罚没收入减少,这在全年财政安排中已有考虑。2)“一本账”支出聚焦民生。前8 个月公共财政支出累计同比增长3.1%,中央财政较地方更为积极。结构上更加聚焦民生领域(社保就业、教育、文化旅游体育传媒、卫生健康等),以及债务付息刚性支出。结合财政预算报告对“一本账”各支出分项的预期,后续财政对基建相关领域的支持还有望增强。3)“二本账”收支提速。前8 个月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跌幅明显收窄,支出增速扩大到30%,受地方专项债、大行注资特别国债、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共同支撑。

      在收入端,土地出让收入明显恢复,土地市场呈现两个结构特征:拿地集中度较高,头部房企更加积极;重点城市土地成交较快增长,且溢价率较高。

      在支出端,专项债对房地产领域支持力度增强,基建领域占比回落。两本账加总,前8 个月广义财政收入增速基本持平去年同期,广义财政支出同比增长8.9%,达到2022 年9 月以来的相对高位。

      2025 年财政发力的后劲。1)政府债增量仍有支撑。预计2025 年下半年政府债净融资规模6.1 万亿。其中,用于稳增长的政府债规模4.1 万亿,用于防风险的政府债规模1.9 万亿,分别占去年中国名义GDP 的5.8%和2.7%,仍能对名义GDP 增速保持较强支撑。2)财政收入“缺口”不大。中性情形下预计“两本账”实际收入相对预算的缺口为3700 亿元左右,能够通过税收收入的规范管理、中央单位上缴专项收益、盘活国有资源(资产)、动用往年结存等方式补充。但若税收收入在高基数下出现超预期回落,土地出让收入后继乏力,“两本账”实际收入相对预算的缺口超预期,需要考虑一定规模的增量财政政策“补缺”。3)增量财政资金的期待。财政对经济增长,尤其是固定资产投资的支持力度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准财政”发力投资值得期待。2025 年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规模在5000 亿元左右,三季度末开始落地,四季度将对经济增长形成支撑。截至2025 年8 月,央企稳增长扩投资专项债已发行两批895 亿元,仍有4105 亿元额度待发行。盘活地方政府债限额结存加力支持。截至2024 年末,地方债限额结存还有1.25 万亿可供调配,财政部2025 年10 月已下发5000 亿元额度,视财政缺口大小还有空间。此外,防风险的化债额度前置也有可能。2024 年11 月全国人大批准6 万亿限额分三年实施,允许地方用于置换纳入监测范围的各类隐性债务,可考虑将2026 年的2 万亿限额前置发行。

      风险提示:经济走势持续向好,政策推进必要性减弱;地方政府财政化债压力超预期;房地产市场恢复程度不及预期;国际经贸冲突升级,财政力度超预期提升。 机构: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钟正生/张璐/常艺馨 日期:2025-10-23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