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解读:自立自强 接续奋斗

股票资讯 阅读:5 2025-10-24 08:53:31 评论:0
  事件概述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25 年10 月20 日至23 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解读分析如下:

      主要观点

      在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情况下,“十五五”时期更加重视构建以先进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突出强调通过“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来为产业创新提供内核动力,夯实实体经济基础。将扩大内需进而增强国内大循环放在更加突出位置。资本市场视角: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和追求科技自立自强下,科技类资产就是核心资产。

      “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国家安全屏障更加巩固。在此基础上再奋斗五年,到二〇三五年实现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跃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发展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多,经济长期向好基本趋势没有变“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十五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处于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完整产业体系优势、丰富人才资源优势更加彰显。

      科技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通过科技自立自强为产业创新提供内核动力科技重要性上升。“十四五”时期坚持了创新的核心地位,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十五五”进一步突出了科技的重要性,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要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

      中美科技领域的竞争本质上是一场无硝烟的持久战,中国唯有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积极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方能在第四次工业革命进程中抢占战略先机,在全球科技竞争中赢得主动。

      建设强大国内市场

      “十四五”提出,畅通国内大循环。依托强大国内市场,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打破行业垄断和地方保护,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在“十五五”外部市场不确定性增多的背景下,国内市场的重要性进一步上升。会议提出,“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促进消费和投资、供给和需求良性互动,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要大力提振消费,扩大有效投资,坚决破除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卡点堵点”。

      具体任务和领域中的关键词:“实体经济、先进制造业”等

      (1)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强调“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2)在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提出“加强海洋开发利用保护”,构建陆海统筹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3)在民生方面,指出“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

      (4)在绿色转型方面,提出“要持续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和生态系统优化,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稳妥推进和实现碳达峰,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风险提示

      经济活动超预期变化。 机构: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孙付 日期:2025-10-23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