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登2025Q3季报解读:规模站上新台阶,存款仓位创历史新高

股票资讯 阅读:5 2025-10-24 16:44:52 评论:0

  负债端:“存款搬家”催化下,理财恢复较高增速

  截至2025Q3末理财规模为32.13万亿元,预计年末增长至33.6万亿元。2025Q3末理财增长至历史最高值,增速略高于2025Q2,与2025Q1持平。我们拆解历史数据发现,除2022年外,过去几年Q4通常增长1万亿元左右。考虑到股市分流效应或小于2024Q4、存款利率远低于2023Q4等因素,我们判断2025Q4增长可能高于历年同期。假设2025Q4增长约1.5万亿元(略高于2023Q4的1.23万亿元),2025年末规模或为33.6万亿元。

  2025Q3理财兑付收益环比微降,但并未明显影响新发募集热度。2025Q3理财为投资者创造收益1792亿元,环比下降,但新发产品的单只规模环比上升,反映当下比价效应下“存款搬家”意愿较为强烈。2025年9月固收类理财近1年收益率为2.42%,较3Y定存实际利率高出约72BP;现金管理类理财7日年化收益率为1.33%,介于1Y、2Y定存利率之间,但流动性明显优于定存。

  资产端:增配存款&回购,筑牢低波安全垫

  2025Q3末现金及银行存款占比为27.5%,为有统计以来最高值。2025Q3债市整体震荡,理财季末持有的同业存单、债券、权益、公募基金比例均环比下降。2025Q3理财新增资产中超90%为现金及银行存款贡献,由于资金量大具有较大议价权,仍可阶段性获取较高的同业活期&定期利率。

  NCD、利率债买入力度或仍然较大,公募基金需求遇结构性变化。截至2025-10-22的净买入数据来看,理财配置NCD需求仍然较大,近期NCD发行利率上升也带来更高的性价比。债市震荡行情下,理财或持续加大利率债的交易。受“赎回费新规”影响,公募基金的需求或主要转向ETF、摊余债基、基金专户。

  竞争格局:非持牌银行机构理财市占率首次低于10%

  2025Q3末非持牌银行理财规模为2.85万亿元,占全市场8.87%,首次低于10%。自2023年12月29日浙银理财获批后,近2年时间尚无新的理财子获批。2025年8月财联社报道,四川省内的成都银行、成都农商银行和四川银行计划联合申设银行理财公司。也有部分银行提前主动退出理财市场,2025Q3末共有181家银行机构有存续的理财产品,环比减少13家;跨行代销理财公司产品的银行同比增加35家。未来转型纯代销、增厚中收也不失为中小银行的一大转型路线。

  小结:坚守绝对收益+加大客户分层,多资产未来可期

  行业变革下,理财如何筑牢“绝对收益”防线?加大客户分层、丰富产品线。固收类理财收益率较3Y存款仍有一定的优势,但行业面临整改、高息资产变少的困境,理财如何保持募集热度?产品端来看,除了低波产品巩固传统客群外,通过细分产品和客户,打造更多元化的产品货架。资产端来看,低波资产如存款、NCD、短债仍为基本盘;基金投资在“赎回费新规”落地后或更偏向于ETF/摊余债基/基金专户;权益投资是长期趋势但目前理财仍在探索阶段。

  风险提示:经济增速不及预期;金融监管趋严;理财子牌照发放收紧等。


开源证券 刘呈祥,吴文鑫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